Z银行Q分行公司贷后业务的风险管理方案改进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nd1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019年以来,世界经济大格局在“后危机时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全球范围内单边主义及保护主义逐渐抬头,中美贸易摩擦的爆发预示着各主要经济体之间“竞合”关系逐渐构建。同时,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美债收益率多年来首次出现倒挂,各国央行纷纷宣布降息以防止经济进入衰退通道,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随之下调各主要经济体的GDP预期增速,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形式日趋严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将更加强调经济质量,逐步淡化对速度的依赖。这说明,以投资为主引擎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接近尾声,逐步转化为以刺激内需、促进消费为主引擎的新增长模式,“转型求实,变革图强”成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同时也成了我国银行业下一步发展的关键词。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经济的命脉,扮演者“金融政策的执行者、货币政策的传导者、财政政策的支持者”的“三位一体”的重要角色,在自身的经营发展过程中承受着来自内外部环境的较大压力。面对错综复杂的经营环境及日趋多样化的风险类型,风险管理能力逐渐成为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我国银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普遍存在“重贷前,抓贷中,轻贷后”的现象,贷后业务的风险管理成为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导致在经济增速换挡期不良资产及不良率“双升”的现象,不但侵蚀了银行税后利润,影响价值创造能力,且为金融秩序的稳定埋下了隐患。因此,对商业银行贷后业务的风险管理进行系统性的深入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具有可行性的改进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在研究国内外贷后业务的风险管理相关文献及理论的基础上,以Z银行Q分行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机构公司信贷业务的现状,深入分析了其公司贷后业务的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改进方案及。这不仅对Z银行Q分行提高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水平、提升对贷后业务的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具有推动作用,同时也希望给国内同业更好地开展公司贷后业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其他文献
民间信仰研究向来是民俗学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民间信仰的现状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当前研究关注的重点。苏南农村地区的民间信仰活动形式丰富,各类仪式都需要使用和焚化大量元宝。作为进献给各路神灵的传统仪式纸品,元宝通常由妇女负责折叠,是仪式中达成人灵互动不可或缺的物质媒介。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生活需求和愿望,新式元宝大量诞生,不再适应民众当下生活的元宝会被舍弃。可以说,元宝的变迁史是民间信仰发展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