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证券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虽已初具规模,但仍处于转轨阶段。在中国大陆的资本市场中主要以股票市场为主,债券市场极不发达,金融衍生产品缺乏,资本市场整体结构还很不完善。与发达的金融市场相比,中国大陆金融市场仍有很大差距。随着中国加入WTO,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市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金融市场势必需要更加开放、需要更加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因此中国的金融市场需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然而,在近几年中国金融市场创新过程中,证券市场上出现了各种认沽权证被疯狂炒作、券商天量创设认沽权证、注销权证的现象,并极大地影响了市场权证价格形成机制,降低了资本市场融资效率,减弱了市场风险对冲的功能,最终阻碍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鉴于中国金融市场上认沽权证在创设和注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国内外金融市场上的权证的创设和注销制度进行了分析,并同中国金融市场中权证创设和注销制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并给出了政策建议。然后,重点对中国金融市场上认沽权证的创设和注销制度对券商、投资者和股票原有股东三方利益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现有创设、注销机制下,股改流通股东获得的权证对价的价值下降,中小股民的利益也受到券商创设行为的严重侵害。现有权证创设、注销机制已不能适应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再后,以南航认沽权证为例,采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在得到南航认沽权证理论价格基础上,与实际市场价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理论价值与实际价格相差甚大,结论说明现有权证创设、注销机制不仅不能平抑价格,可能还会造成更大的投机行为。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论文的不足。只是粗浅的探讨了权证市场的创设、注销制度与理论之间的关系,没有深度挖掘很多影响因素的作用。相信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丰富权证的创设、注销制度关系,并对揭示各利益方的投资和融资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