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劳动与当代中国幸福观的构建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c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生活的关注已经从唯GDP转向对GHP(国民幸福总值)的重视。由于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生活状况、水平的不平衡,特别是贫富差距的拉大导致了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以及观念上的差异。因此,如何认识并引导当前人们的幸福思想状况,是哲学课题研究的应有之义。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现状,以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为理论基点,深层解读异化劳动理论所蕴含的幸福思想和人文关怀,并以此反观当代中国幸福观现状中的不良倾向,进而从以人为本的维度来探求当代中国幸福观的构建及其实现。全文由四部分组成:引言主要介绍选题来源、意义和国内外学界对幸福观的研究状况。第一章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来源及其内容进行了考察和解读。指出异化劳动造成了资本主义病态的、不幸福社会,只有扬弃异化劳动才能获得幸福。第二章通过对历史上主要幸福观及其本质的考察,探究了马克思的幸福观,并指出马克思幸福观的时代价值。第三章考察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民的劳动仍然是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没有进入到马克思所说的“个性自由”的劳动。最后回答了当代中国构建以人为本幸福观的必要性、现实意义及其实现的途径。
其他文献
孔颜乐处是指儒家圣人境界,是指向儒家学者工夫的终极目标的重要概念,探寻孔颜乐处的工夫系统是指通向圣人境界的方法论探究。它们在宋明时被提出,但其意义贯穿在先秦、宋明以及
血红蛋白病是血红蛋白合成异常的一种遗传性疾病,包括地中海贫血和异常血红蛋白综合症.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血红蛋白病基因携带者有一亿多人.本病分布广泛,以地中海沿岸,东南
自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来人类主体自我意识的发展已经到了这样一个不可言喻的地步,不仅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代人的生活、行为、观念,更多的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
同感是胡塞尔交互主体性现象学中的核心概念,胡塞尔从心理学家利普斯那里接受了这个术语,并用它来标识一种在他人感知中的特殊意向方式。在胡塞尔那晕对同感的探讨先后在自然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规模迅速扩展,高职生队伍不断扩大,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由于高职教育从办学历史、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特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文化工业的发展是迅速而广泛的,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是当代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源。本文在分析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