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的收入也不断增加,但是大部分人收入增长的幅度却远远低于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经济增长的成果为小部分人所分享,从而导致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且呈现出不断加剧的趋势。收入差距的拉大主要体现在不同的行业之间,尤其是国有垄断行业的收入增长过快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讨论国有垄断性行业的收益分配问题,即国家作为其所有者的损失程度,进而分析所有者的损失程度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以便为政策的制定和垄断性行业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垄断行业的特征,导致垄断行业高收入形成的原因,国企利润分红的必要性以及我国垄断行业收益分配的历史演变历程和目前的收益分配状况。在此之后,论述了西方国家利润分红的模式、制度,并由此得出其对我国国企分红的启示,这些都是后面我们分析我国垄断行业收益分配问题的前提。
其次,论述了生产要素按照贡献参与分配的形式、机制、原则以及分配过程。在此基础上,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为例利用道格拉斯方程分离人力和物力的价值贡献,建立模型,讨论国家作为国有企业所有者应得的利润和企业实缴的利润之间的差额,从而讨论所有者损失程度,并利用线性回归模型讨论收入差距与所有者损失程度之间的关系,得出所有者的损失程度与工资水平密切相关的结论,为最后提出相关建议提供依据。
接着,以收入差距为例讨论我国国有垄断性行业现行收益分配制度的后果,将我国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状况与美国相关行业的收入分配状况进行比较,通过对美国相关政策的论述得出其相关政策对我国的一些启示。
最后,本文结合相关的理论和上面的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提出应当规制垄断和减少所有者损失程度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