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视角谈中国旅游诗词翻译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随着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增多,跨文化交际日趋频繁,其影响也遍及各个领域。跨文化交际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促使人们在看问题时多从这个角度出发,多从文化角度出发。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把其重心从传统的语言层面转化为文化层面。苏珊.巴斯内特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文化转向”进一步促进了这种趋势并巩固了翻译中文化的重要地位。对于译者来说,掌握两种语言和掌握语言中传递的微妙的文化信息同样重要。由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关系到文化传递,因此,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极其关键。 在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可以采取两种策略:异化和归化。异化是以源语文化为本的翻译方法,强调尽可能保持原有的风味和其中的“异质”,其倡导者为韦努蒂。提倡归化的著名人物是奈达,归化与异化相反,强调以目的语为本,译文以读者的接受能力为准则。本文着重研究跨文化翻译中的这两种翻译策略,并阐明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具体翻译过程中的恰当选择。 旅游诗词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很多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化因素,如专有名词、典故、修辞手法、风俗习惯等等。作为旅游资料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旅游诗词的翻译尤其值得关注,因为其不仅能宣传介绍旅游景点,展示解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能向游人展示诗歌这一瑰丽的艺术形式并且促进文化交流。 用跨文化视角看待中国旅游诗词的翻译,意味着要选择一种能有效传递中国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的翻译策略。通过对收集的大量翻译例文的分析,本人发现异化翻译法在翻译旅游诗词的文化因素时优于归化译法,因为它强调完整地传递原有的文化信息并将其如实地展现给读者。只有对异国文化充分接触和了解才能增进文化交流。通过异化,读者不仅能充实其文化知识,更能增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其他文献
1976年,汤亭亭的《女勇士》一经问世,便成为备受评论界关注的华裔文学作品,受到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其中不乏一些白人对其中中国传统文化现象的误读,或受到来自作家本民族的一些男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作为全国大学英语课程使用的主要教材之一,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内容上看,它正改变传统同类教材以读、写为主的编写原则,将读、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1939-)是当代英国文坛多产而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在学术界享有盛誉,被称为“妇女作家”和“谨慎的女权主义者”。本论文以德拉布尔的两部小说《金色的耶
20世纪以来,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兴起,边缘文化群体纷纷活跃起来。女权主义作品与少数族裔作品大量涌现,大批文学批评方法也不断兴起。这些边缘文化作品存在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揭露
追寻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在以反传统为宗旨的现代文学潮流中,不但没有失去光彩,反而得到了新的发展。追寻主题旨在表现个人对存在意义的追寻,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这一主题
弗兰克·诺里斯是十九世纪末美国著名的自然主义作家。在他的积极努力下,法国大师左拉的实验小说得以在美国广为流传。由于其极度地推崇左拉,在写作风格上也与左拉保持着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