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PCK的小学教学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huishou4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专业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教师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舒尔曼对教师知识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PCK)概念。学科教学知识作为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知识基础,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焦点话题。对数学教师而言,数学教学内容知识(MPCK)作为数学教师所独有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基础,它有效地将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质量。本研究采用了文献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基于MPCK理论建构小学数学教师的MPCK,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剖析教师MPCK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表现,发现问题,究其原因,探讨教师MPCK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第一部分引言。采用文献法,对数学教学内容知识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研究问题,建立研究框架。  第二部分MPCK的内涵、结构和水平。对MPCK的内涵、结构和水平进行界定,确立本研究的理论基础。MPCK指教师将数学学科知识从教学的角度重新加以表征和阐释,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知识,包括数学学科知识、数学学习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三种要素,具有了解、理解、掌握三级水平。  第三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MPCK。根据不同类型数学知识教学,从理论上建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MPCK,明确小学数学概念、数学规则和问题解决教学教师应具备的MPCK,作为对课堂教学进行分析的理论依据。  第四、五、六部分数学概念、数学规则、问题解决教学课例剖析。采用案例研究法、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分别对数学概念教学、规则教学和问题解决教学课例进行剖析,从实践的角度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MPCK行为表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究其原因,考察教师的MPCK水平,探究教师MPCK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第七部分研究结论与建议。本研究的结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不同类型数学知识教学对教师MPCK提出了不同要求;第二,教师MPCK影响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第三,MPCK各个要素作为有机整体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教学建议:第一,明确不同类型知识教学的MPCK;第二,努力提升教师的MPCK水平;第三,综合运用MPCK的各个要素。  本研究的局限在于多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MPCK进行研究,少有对教师MPCK的量化研究。本研究只是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MPCK进行研究,并没有对初中、高中教师MPCK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尊重是一个极其古老又极富生命力和现代化气息的话题,人最大的需要是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学生是指教师在理解和信任学生的基础上,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赏识学生的优点,宽容
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熟练的外语交流能力已经成为现代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然而专业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无法胜任的工作,因此在专业课程
在如今的P2P对等网络环境中,快速并且准确地确定资源的位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其中基于DHT(Distributed Hash Table)资源定位及查找算法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算法之一。与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