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技术创新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取代了价格成为竞争的主要规则。我国政府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是国家经济增长和竞争力提升的动力与源泉,因此国家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强。企业是经济体系的微观细胞,也是技术创新的微观主体。研发活动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实力。研发活动既然如此重要,那么为了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就要明确哪些因素影响了研发投入以及如何产生影响的。以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多从宏观视角进行分析,对制定国家和产业层面的方针政策有较大意义,但对企业而言不具有可行性。因此,本文站在企业微观的角度,研究了企业内部各微观理论因素对研发投入的影响。
本文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具体分析了我国企业研发投入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以技术创新动力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企业能力理论为基础,重点分析了企业规模、股权集中度、董事会特征、高管激励、内部现金流、资本结构、成长性和经营业绩这八类理论因素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本文实证部分大胆创新,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这一前沿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首先运用验证性因子模型分析确定了各个理论变量的测量指标,然后运用路径模型揭示了各个影响因素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
本文选取了电子、机械设备仪器、金属非金属、生物医药、信息技术业以及石油、化学、塑胶、塑料六大行业披露了研发费用的上市公司2009年-2011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经整理得到960条有效数据。得到的研究结论是: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普遍不足;企业规模和内部现金流对研发投入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高管激励和成长性除了对研发投入产生直接影响外,还通过经营业绩因子对研发投入产生间接影响;而股权集中度对研发投入没有直接影响,仅通过经营业绩产生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