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2009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其与DR发生的关联性。方法:随机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5月至2013年10月常规眼科会诊的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60例,女48例,年龄37~85岁,平均(55.24±11.7)岁,糖尿病病程9.64±3.9年。对纳入的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生化检查及眼科专科检查,根据散瞳后眼底照相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将DR患者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和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比较各组疾病的发生在年龄、吸烟、糖尿病病程、糖尿病治疗方案、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屈光状态方面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与DR的相关性。结果:吸烟、病程、高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屈光状态、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DR的发生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性别、年龄、治疗方案、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TC、TG、HDL-C与DR的发生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糖化血红蛋白、高血压、病程、LDL-C(OR=1.271、1.479、1.841、1.194、1.374),屈光状态中近视(OR=0.179、2.330、1.018)。结论:吸烟、病程、高血压、糖化血红蛋白、LDL-C与DR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DR的危险因素。屈光状态中近视眼患者不易患DR,尤其是高度近视眼患者不易PDR,是DR发生的保护性因素。临床医生应重视对DR相关因素的监测与评价有助于DR的预防和治疗。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煤矿微震监测孔中检波器问题,研制了一种使用电磁式超级动圈检波器的自动推靠孔中检波器,该检波器使用H电桥控制检波器推靠和回收,能自动监测工作电流,电流过大自动
设计了以STM32F105处理器为核心,以双CAN总线为通信方式的电液控制器,重点阐述了各模块电路设计,以及处理器的嵌入式程序开发过程。最后的联机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结构合理,基
背景及目的: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维生素,其功能主要是通过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来介导的。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对胰岛具有保护作用,并且是维持正常胰岛素分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大血管(直径≥3mm)病变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s, DES)与普通金属裸支架(bare mental stnets, BMS)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连续观察我院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