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我国上市资格的稀缺性,在我国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以后,企业内部、外部力量都会通过种种努力,帮助上市公司扭亏为盈,实现撤销特别处理。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特别处理后撤销的途径和效果稳定性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对有关财务困境、资产重组等研究理论进行回顾,充分说明国内外为了使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资源有效利用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其次,对我国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的特征进行描述,寻找使之被特别处理的原因;最后,对撤销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采取的途径进行分析,利用所选择的指标对撤销特别处理上市公司在不同控制变量下进行配对样本的T检验,以验证其撤销途径的效果的稳定性。分析发现:我国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主要靠加强主业或者变更主业来撤销特别处理。如果撤销特别处理是在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当年或者以后,则关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的各项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别,即企业的财务状况仍然能够保持稳定;而如果撤销T类处理是在重大资产重组过程中,则销售利润率和对外担保比率有显著性差异,即企业的财务状况存在着波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