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驱动自主水下航行器的轨迹跟踪控制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guo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蕴藏着的巨大能源资源的海洋尤其是深海越来越引起各国关注,更是各国政治、军事关注的热点。海洋环境中,洋流复杂、非确定性因素很多,自主水下航行器AUV(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成为探索海洋的重要工具,在海洋环境的探测与建模、海底搜索及水下管道检修等方面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研究欠驱动自主水下航行器AUV(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的水平面轨迹跟踪控制问题。
  首先,基于已定义的坐标系以及AUV的运动参数,分析得到了AUV的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考虑海流因素,建立了海流环境下的AUV模型。
  然后,针对深海环境中常值海流对AUV轨迹跟踪精度的影响,本文基于Backstepping技术,设计了一种海流观测器,通过调节海流观测器的控制参数可以保证海流观测器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海流观测器能有效的预估海流速度且具有稳定性。
  其次,采用Backstepping技术设计反演轨迹跟踪控制器,设计过程中一方面将海流估计值引入虚拟控制量,提高了轨迹跟踪的精度;另一方面,本文所设计的纵向虚拟控制量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可以更有效的跟踪速度时变的轨迹。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稳定且跟踪轨迹性能优秀。
  最后,针对已提出的反演轨迹跟踪控制器不能很好的解决欠驱动AUV航行过程中系数的不确定性,以及环境中其他时变干扰的问题,本文结合自适应控制方法和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了AUV水平面轨迹跟踪的自适应反演滑模控制器,弥补了反演控制理论中需要精确的建模信息和扰动信息的不足,同时避免了控制率中存在高阶导数的复杂形式。仿真结果显示提出的基于海流观测的自适应反演滑模轨迹跟踪控制器跟踪轨迹性能优于基于海流观测的反演轨迹跟踪控制器。
其他文献
相较于状态空间系统,广义系统结构更加复杂,而且能够更好的表述一些实际系统,因此,对于广义系统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广义系统的控制问题上,而对于广义系统故障诊断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本文基于滤波方法,针对一类广义系统的故障诊断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可归纳为如下内容:  首先,研究了基于鲁棒观测器的一类广义系统故障诊断问题。针对一类线性的广义系统,
学位
在大雾环境下,由高速公路监测系统拍摄获取的图像对比度低,图像中的目标模糊,这对于行驶车辆的监测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使得图像去雾方法在高速公路的监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图像去雾的目的在于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将图像中的目标变得清晰,有利于监测系统能准确的提取到行驶车辆的重要信息,主要包括车型和车牌号等细节信息。因此图像去雾算法是目前很多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  图像去雾模型迄今主要分为两大类模型:雾化图
学位
本文主要针对结构噪声:数学上非独立同分布、视觉上具有特定结构模式的噪声,譬如自然图像中雨条、遥感图像中条带、医学图像中伪影等。结构噪声图像复原目的在于从包含结构噪声的图像中恢复出损坏或丢失信息,获得清晰图像的真实面貌。结构噪声由于其相邻像素结构相关、几何形态变化大、统计分布复杂的特点,使得其建模表达与抑制困难。现有方法大多局限于常见的随机噪声,结构噪声图像复原方法研究较少且不系统。本文针对任意角度
学位
高精度加速度计是卫星重力测量和空间引力波探测等的核心技术,基于电容传感和静电控制的静电加速度计具有六自由度同步测量、高精度等优点,已被成功应用于多颗重力测量和空间引力实验等卫星项目。空间静电加速度计以往都采用传统PID控制。为了提升空间静电加速度计的抗干扰能力、自适应性、可扩展性等性能,针对传统PID控制中多自由度耦合、非线性效应、超调振荡、如何优化带宽和低频特性等问题,本文将嵌入模型控制策略引入
随着电网智能化的研究和建设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智能电网的建设中来。分布式发电的高渗透接入,对用电负荷的调峰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其作为备用电能也提高了电网弹性。各类智能量测设备如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 PMU)和智能电表等的广泛引入,为智能电网提供了更丰富的量测信息,更利于实时地掌握电网运行状态。然而,智能电网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
学位
视觉目标跟踪是视频内容分析与理解的基础,在安防、军事、人机交互、智能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提高跟踪算法的准确率与鲁棒性,能够为各领域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实用价值。尽管近年来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线目标跟踪的研究目前仍面临目标形变、复杂运动、背景噪声干扰等挑战性因素的困扰。当前最先进方法使用的目标表征方式侧重于全局目标结构的建模,适用于跟踪形状结构稳定的刚性物体,而对于目
气液两相流是自然界和工业应用中一种常见的流体流动现象,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以及航天等诸多领域。气液螺旋流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气液两相流,是气液两相流体在轴向运动的同时叠加了切向和径向速度而形成的旋转运动,这种流动形态在工业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本研究针对气液螺旋流中的液膜和含率参数进行研究,旨在对气液螺旋流进一步认识与探索,同时为工业应用提出新的技术手段。  首先,针对含率参数提出了基于气液螺旋两相流
音速喷嘴是最常用的气体流量传感器之一,目前已应用到微小流量测量领域。由于其质量流量易受结构尺度、加工精度、雷诺数、壁面传热和介质湿度等多种因素影响,现在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探索。本文针对音速喷嘴内气体膨胀降温引起的水蒸汽“凝结”和流固耦合“热效应”现象,研究了凝结流场和热效应管壁温度场特性,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  针对凝结流场,建立了湿空气非平衡凝结k-??粘性数值模型,并通过凝结定常流场时均压力分布
学位
在过去三十年中,人们深入研究了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调度、控制、故障诊断以及不透明性等。在为离散事件系统设计控制器时,基于模型的方法可方便描述系统行为。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由Ramadge和Wonham(RW)共同提出的监督控制理论,该理论提供了一个强大且统一的方法,以用于控制器自动求解,确保了系统不会违反用户给定的控制需求。然而,经典的监督控制理论面临的主要障碍是状态爆炸问题,即系统的状态空间会随着
作为创新组织内最主要的创新活动,知识共享不仅可以克服组织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障碍,为组织创新创造更多的关键资源,而且还可以通过提高组织的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组织创造更多的竞争优势。然而,在创新组织内,包括知识囤积行为和知识排斥行为在内的员工知识共享敌意却普遍存在。开展创新组织内的知识共享敌意及治理机制研究,不仅是对现有知识共享理论的合理补充,而且还有助于创新组织在识别和发现员工知识共享敌意的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