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句法研究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以往兼语结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语料库技术,以动词为核心,对现代汉语动词中的“心理动词”(以“怀疑”类和“相信”类为代表)展开句法语义研究。 借助北京语言大学BCC现代汉语语料库,以“V1+N+V2”中的“V1”“V2”为核心,经过分析后发现,当动词“怀疑”“疑惑”“相信”“坚信”“确定”出现在V2的位置时,可以构成兼语结构,V1主要以使令类动词为主;当动词“怀疑”“疑惑”出现在V1的位置时,则不能构成兼语结构。 “怀疑”和“疑惑”都可以做动词使用,都可以表示“猜测、不解”的含义;当出现在“V1+N+V2”中的V1位置时,N和V2之间都可以出现“V不V”形式(或含义)的动词,这时“怀疑”和“疑惑”意思相同,可以互换。 对于动词“相信”“坚信”“确定”,我们发现:当“相信”“坚信”“确定”出现在 V2的位置时,“V1+N/R+V2”结构一般是以兼语结构的形式在句子中做谓语;“相信/坚信+N/R+V2”的前面都可以出现“一直”“始终”等状语,“相信/确定+N/R+V2”的前面也可以出现否定词“不”或含有“不”的状语,但是在含有“坚信+N/R+V2”的语料中,目前尚未发现V2的前面出现否定词“不”或含有“不”的状语的例句;在含有“不+相信+N/R+V2”的语料中,V2的前面往往出现能愿动词“会”、“能”等,在含有“不+确定+N/R+V2”的语料中,V2的前面会出现疑问词(比如“怎么”“什么”等)、以及“V不V”形式的动词(比如“是不是”“会不会”等),来对V2进行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