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石器时代开始,当人们有意识的将纹理印刻于器物上之时,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便再未止息。绘画从最初的实用性功能逐步演变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这一实质性的跨越显示出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与无限的创造力。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历了数千年的不断丰富、创新与发展,形成了独立的绘画语言体系,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最初的彩陶纹饰、岩画、青铜器纹样以及各种帛画,到后来壁画、绢画以及纸本绘画,中国绘画无论是在绘画形式还是绘画载体上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样态。而当世界开始慢慢连成一个整体,东西文化逐渐融合之后,中国绘画也借此契机展现出全新的面貌。台湾地区在艺术发展上与大陆同根同源,但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造成其呈现出现有的独特性,本文即抓住台湾重彩画发展的脉络对这段历史进行一定的梳理,进而对台湾重彩画现状进行阐述,在此之中穿插本人在台交流期间对于台湾重彩画发展现状的切身感受。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前言部分,主要叙述我国绘画历史的源远流长以及本文选题的原因。第一章,台湾地区重彩画的产生以及正式确立的过程,强调台湾重彩画与大陆绘画艺术同根同源的关联性以及台湾重彩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第二章,具体论述大陆以及日本对台湾重彩画发展的影响,介绍台湾当代重彩画的发展脉络及其代表人物,阐述台湾重彩画绘画风格中“地方色彩”这一特点。第三章,从材料技法、绘画观念以及审美趣味三个层面出发,对重彩画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结语部分,对于中国重彩画艺术发展的传统性与创新性进行客观衡量,提出中国当代重彩画家所背负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