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小说中的疾病书写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s_gig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疾病是中外文学创作的一个重大母题。毕淑敏小说中的疾病书写丰富了这一母题,她书写疾病给人类身、心上造成的痛楚,关爱以病患为代表的弱小群体,并继而扩展到对整个人类生命的悲悯与慈爱,并且,毕淑敏善于理性正视与思考疾病背后的隐喻意义,透视各种疾病符号下的歧视眼光和文化观念,并试图通过重建患者自尊自爱的心理正能量消解疾病在道德、文化观念上的传染性,进而解构疾病的隐喻意义,开出治疗人类心灵、社会文化的良方。论文正文部份共分四章,分别为医者与文者、疾病的叙事、疾病的隐喻、疾病的哲思。第一章中,笔者对毕淑敏的人生经历进行梳理,并对其小说作品中“病”字出现频率的统计分析,探讨医者与文者两种职业身份交融下毕淑敏其人、其文上的独特样貌,特别是其小说作品中所形成的特有的疾病情结;第二章中,主要从叙事学角度探讨毕淑敏在进行疾病叙事时形成的特色,在进行故事讲述时,毕淑敏以医务工作者为故事的主角,并以对疾病的疗救展开故事,在“鱼骨型”结构的设置中,以冷峻诗意的语言完成整个故事的演进。言说疾病,最主要的是看到疾病背后所蕴涵的深意寓意,在第三章中,笔者选择《红处方》、《拯救乳房》和《花冠病毒》三部代表性的长篇小说作为细读和阐释的对象,着重分析与之对应的毒瘾、乳腺癌、流行病毒三种疾病背后所附带的隐喻意义,察觉毕淑敏对现实和生命的关注与疗救。第四章将毕淑敏对疾病的思考与书写上升到哲学意味,通过分析与对比可以看出毕淑敏对现世活着的人给与最真实直接的疗救,不再将疗救主题停留在拯救者被庸众吞没的“绝望的反抗”上,而是推进为拯救主体与客体通过良性互动,共同得以解脱这一美好结局上。以此可以挖掘出,毕淑敏时时以发现美好和幸福的眼光书写疾病背后的光彩,即使是面对恐怖的死亡也带有温情安详的色彩,这是毕淑敏对人类生命和社会文化进行理想化、完美化的表达,也是她对美好社会人生的希冀与期待。经过对全文梳理总结不难发现,毕淑敏在疾病叙事、疾病隐喻、疾病哲思上都进行着持续的体悟与思考,她不固守,也不激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疾病风景”。毕淑敏继承了疾病与疗救主题的文学思路,但将疗救内转到人类生命本体上,并献身于直接有效的疗救,开出一剂剂爱和美、善与真的心理良药。而毕淑敏以疾病的书写去关注现实、叙写崇高,也赋予了崇尚“轻”的当代文坛、20世纪文学史、甚至是整个社会氛围新的理想意义。
其他文献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最久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他洞察到"美国梦"的虚幻,写下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预示"美国梦"必然破灭。主人公盖茨比为虚幻的"梦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并丢掉
如何转变传统的历史教学观念和方法,这是我国历史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英美国家历史课程改革早于中国,并在实践中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对英美国家新的教学理论的关注
<正>釉下绿彩瓷是指用单一绿彩颜料来装饰的釉下彩瓷,也可以把以绿彩颜料作为主要装饰的釉下彩叫釉下绿彩。釉下绿彩是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形式之一,在清末明初时期是醴陵釉下
2001年开始的新课程改革,使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成为一个新亮点。随着课程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地理课程资源也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可是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不仅地理课程资源的开
从物理运动学的角度,分析人在雨中的淋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建模,计算出了淋雨量与人行走速率、与风速及风向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出了风对淋雨量的影响极大而且复杂,淋雨量
<正>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应按不同的方法。古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如何鉴赏,也有相应的方法。古诗鉴赏尽管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思维活动,注重个体体验,但作为思维的途径与方法
导出了电介质极化时极化电荷体密度不为零的充分必要条件,并针对某些教材中的陈述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
语言规范化工作虽然受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其重要性仍被当今一些语言使用者所忽视。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必要性又多次被提出。制定规范化的标准并促使语言使用者认真执行始终是一
如何确保钢桥的疲劳使用安全一直是桥梁工程界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早期建造的钢桥,由于当时焊接施工水平不高,设计者对疲劳的认识和考虑亦不充分,导致钢桥疲劳开裂问题十分
知识经济时代是科技创新和人才竞争的时代,教育需要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也在大力倡导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高度重视对地理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