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急性脑梗塞模型制作方法的改良与CT灌注成像评价

来源 :贵阳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nfei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改良的穿刺系统穿刺兔股动脉制作简单实用的急性脑梗塞模型,并利用320排容积CT灌注成像对急性脑梗塞病灶进行观察,旨在探讨CT灌注成像对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价值,为急性脑梗塞介入治疗的实验研究提供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方法: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两组,A组(实验组)10只,B组(对照组)10只。A组应用改良后的24G静脉留置套管针,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超选择插管至右侧颈内动脉,经微导管缓慢注入预制自体血栓栓塞颈内动脉末端制成急性脑梗塞模型。B组切开暴露股动脉穿刺管至右侧颈内动脉,经微导管缓慢注入预制自体血栓栓塞颈内动脉末端制成急性脑梗塞模型。分别在栓塞后1小时及6小时行DSA脑血管造影及CT灌注成像,证实脑梗塞模型建立是否成功并记录灌注成像参数。造模成功后行耳缘静脉注射空气处死,迅速提取其脑组织,行肉眼观察大体梗塞灶的情况,部分兔脑组织切片行HE染色后行病理学检查,了解脑梗塞后的细胞变化情况。率的比较采用四格表的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灌注成像各参数值-x±s用表示,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设定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A组1只股动脉穿刺失败,9只股动脉穿刺并右侧颈内动脉均栓塞成功,但在实验过程中1只新西兰大白兔栓塞成功后4小时死亡,成功率为80%。B组7只股动脉穿刺失败,3只股动脉穿刺成功并顺利栓塞右侧颈内动脉,穿刺部位渗血较严重,造模成功率为30%。两组造模成功率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栓塞后1小时6小时CTP分别与健侧镜像区比较,梗塞区CBV和CBF数值下降,MTT和TTP延长,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肉眼下即可在相应区域见地图样不规则苍白色梗死区,与周围分界清楚,部位与CT灌注成像图较吻合。光镜下可见梗死区脑组织水肿,神经细胞轮廓模糊,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明显减少甚至消失,出现胞浆的疏松和核染色质的淡染。  结论:改良穿刺系统穿刺兔股动脉制作急性脑梗塞模型,具有操作简单、快捷、成功率高、出血少的特点,是一种符合实际应用的技术;320排容积CT灌注成像是早期诊断急性脑梗塞部位、范围、以及鉴别缺血半暗带的一种有效检查方法。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新课标改革不断实施,现代化教育更加注重德育教育,必须要从小学阶段开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将语文与德育相互结合,并让学生接受相对全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为以后的成长奠定一定的基础,促进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本文重点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觉得重要性,然后从识字教学、诗歌教学、课外阅读和情感熏陶等四种方式阐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渗
目的:研究IL-5与CFTR在正常鼻粘膜组织和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来分析其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和国际标准的3个参数半定量计数方法来
目的:观察经颅电刺激治疗(TES)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经颅电刺激治疗对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成年SD用Morris水迷宫试验进行筛查,将
摘 要 现代教育改革正稳步推行,学校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应用。面对新的德育工作要求,初级中学应在德育工作中渗透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优化管理效率。本文将结合初中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工作,研究精细化管理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 初中教育;德育工作;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0-0043-01  初中德育工作是推动初中教学
目的: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高特异性、高效价的抗RecQ解旋酶单克隆抗体(McAb)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为肿瘤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条件。  方法:对纯化的重组大肠杆菌RecQ解旋酶进行性质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