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经济效应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j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集聚特征日益明显,而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地区往往制造业也相对发达。从现实经验来看,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是发达地区或国家产业发展与转型的典型路径。在此背景下,中国各级政府纷纷颁布相关政策,鼓励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使产业结构向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转化。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拥有制造业集聚优势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趋势明显,最早形成了产业协同集聚现象,呈现出独特的区域特征。与此同时,长三角内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既有经济实力雄厚的上海、南京等城市,也有经济相对落后的安徽各城市。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有必要结合长三角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经济效应。
  产业协同集聚作为产业集聚的高级阶段,具有产业集聚的外部效应,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经济效应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从经济发展层面来看,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构成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两个方面,经济增长体现着地区经济发展“量”的扩张,反映了总体规模的变化;产业结构变动体现着地区经济发展“质”的演化,反映了生产组织经济技术联系的变化,也是影响产出和效益的重要因素。因而,产业协同集聚最基本的经济效应表现为经济增长效应和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同时,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均体现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空间集聚理论指出产业集聚的外部性对地区收入产生影响,那么产业协同集聚在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缓解地区收入差距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分别考察产业协同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和地区收入差距。
  本文首先梳理了产业协同集聚的相关理论基础,为产业协同集聚影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及地区收入差距的内在作用机理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对长三角城市群2004-2016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分析, 为后续产业协同集聚经济效应实证分析打下基础;第三,实证分析方面,以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为主要研究方法,分别研究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以及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从产业协同集聚指数变动趋势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有下降趋势。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周边城市制造业集聚的特征日趋明显。从产业协同集聚的空间格局来看,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协同集聚高点逐渐由东部向西部转移。产业协同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即高值集聚和低值集聚的特征,合肥、宣城、马鞍山等西部城市逐渐呈现高值集聚的特征,扬州、镇江、泰州、常州等中部城市呈现出低值集聚的特征;上海则处于高低集聚区。
  第二,产业协同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
  1.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空间效应。产业协同集聚总体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抑制作用,对本地经济增长的负向作用显著,而对其他城市经济增长的负向作用不显著。2.以城市规模、外商投资占比、就业密度作为门槛变量研究得出,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当城市规模不断提高时,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由负转为正;而适度的外商投资占比与就业密度有利于发挥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
  第三,产业协同集聚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1.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空间效应。产业协同集聚对长三角城市群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间接效应显著为负,说明城市间产业集聚存在竞争性,相邻城市产业协同集聚会抑制产业优化升级。2.以产业区位熵、城市化水平、政府预算占比、外商投资占比作为门槛变量研究得出,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随着产业区位熵、城市化水平以及政府预算占比的提高,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由负转为正,且正向促进作用显著;适度的外商投资占比有利于发挥产业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促进作用。
  第四,产业协同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
  1.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协同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空间效应。协同集聚对长三角城市群地区收入差距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著为负,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产业协同集聚利于缩小地区收入差距。从分行业协同集聚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著为负,但是影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著为正。2.以城市规模、城市化水平及就业密度作为门槛变量研究得出,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协同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化水平及就业密度的提高,产业协同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由缩小转为扩大,且扩大趋势显著。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认为长三角城市群必须合理推进“双轮”驱动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产业协同集聚的拥挤效应,转化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消极效应。同时,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疏导产业协同集聚的溢出传导路径,增强中心城市的协调带动作用,加快产业升级、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充分发挥产业协同集聚的积极效应。
其他文献
近年来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变革势在必行,物流已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为降低物流成本,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外包模式,将车企的仓储、运输、包装业务外包给第三方运营。为提升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同时增强企业自身的信誉和竞争力,必须及时对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做出评价,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并监督、管理、改善物流服务质量。  本论文以B公司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评价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国内外服务质量及第三
学位
我国内部控制相关要求规定,企业应定期组织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并对外披露相关报告。上市公司通过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可以向资本市场提供企业管理机制、运行的效率效果等信息,树立企业形象。那么内部控制报告中所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是否会向投资者传递了消极的信号,使投资者担心因上市公司经营不利导致面临更大的投资风险,进而提高预期投资回报率,使企业权益资本成本上升?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报告缺陷披露对权益资本成本
学位
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网络信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越来越重要深远的影响。2016年被称为“网络直播元年”。根据淘宝微博账号官方数据发布,从2016年5月淘宝直播开始运营,短短一个月就实现了注册用户破万的记录;到了2017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接近4.5亿,并且以每年22.6%的增速迅速增长;2018年时,淘宝直播带货已经突破1000亿,增速400%,有81位主播年收入过亿;根据淘宝直播
学位
本文从五粮液集团的现状出发,在面对白酒业全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以基本竞争战略理论为框架,对五粮液集团的竞争战略进行研究。通过一系列分析,最终确认了五粮液集团的最优竞争战略。并且在应对市场竞争方面,提出了顺势而为,重塑企业定位,转变的新思路,对同类企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了提高公司竞争战略制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先进的的战略管理模型和方法,采用PEST的分析法对宏观环境
学位
村庄空心化现象给农村地区健康有序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效应,探讨不同地形条件(平原、丘陵、山地)和区位条件(近郊、远郊)下的村庄空心化特征、驱动机制等对于我国有效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政策等具有一定意义。本研究构建空心村庄现状特征评价理论框架,选取不同地域条件下的6个典型村庄进行实地调研,对其现状特征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并从总体性和个体性两个角度对比分析空心化驱动机制,提出相应的整治建议
一直以来,农业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稳定器、蓄水池,为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矛盾突出,农村现代化建设依然薄弱。近年来,在我国多元化的城镇化过程中,乡村发展分化现象明显。为此,《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特提出“强化规划引领、注重分类施策”的工作要求。2019年1月,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统筹推进
学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面临的数据越来越复杂.矩阵形式的数据普遍存在于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领域中,如基因表达分析、脑神经网络、金融、经济、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医学影像疾病诊疗、风险管理等.目前对于这些数据的处理,大多基于同方差假设并利用最小二乘模型进行统计分析.事实上,很多数据不是同方差的.此时最小二乘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些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很自然地我们要考虑稳健方法,如分位数回归.但是在实际问
本文研究带跳Feller过程的周期均匀化问题.具体来说有两个问题:一是非线性Poisson-型噪声驱动的随机微分方程与相应的非局部抛物偏微分方程的均匀化问题,其中,对比周期环境的小尺度,非线性噪声强度系数关于噪声变量为正常尺度;二是非对称类稳定过程的均匀化问题,其强度函数关于噪声分量既允许有周期和非周期成分,也允许有快慢两个尺度.两个问题中都含有奇异且快速震荡的漂移项.而第二个问题的结论更加一般,
学位
幸福不仅是人们追求的最终目标,还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古往今来,收入被视为衡量主观幸福感程度的指标。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与生活质量有较大的提升,但是人们的幸福感并未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同步增长,甚至出现了与经济发展方向背离的趋势。学者们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相继提出了绝对收入理论、相对收入理论、适应性理论以及预期收入理论等,但是以往的研究局限于单一
学位
稳定性问题在岩土工程中尤为重要,因为可以通过稳定性分析评估岩土结构的安全程度。不连续布局优化(DLO)方法成为求解稳定性问题的有效数值工具。然而,DLO在岩土稳定性问题中的应用仍然有限。  在本文工作中,利用DLO法分析了单个隧道的围岩稳定性。根据形状、地面角度和接缝的差异,将其分为三类。通过利用岩土工程分析软件LimitState:Geo在平面应变条件下模拟了整个问题。在参数研究和数值调研的基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