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的镜像——从《人民日报》30年(1978-2007)两会报道看中国改革的进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ird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中发达的媒体塑造了一种信息环境,这种信息环境是对现实环境的一种镜像再现,是媒体对现实的一种建构。我国的媒体塑造了一种怎样的信息环境呢?这个问题十分庞大,笔者拟从改革开放这一关系中国命运的大事件入手,来考察媒体如何反映现实环境这个重大问题,希望通过这样一个个案研究来探讨我国媒体塑造信息环境的能力和特点。本文选取了我国最权威的官方报纸《人民日报》,从《人民日报》30年(1978-2007)的两会报道来看媒体对信息环境的塑造,以及这种信息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价值。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将定量与定性两种方法相结合是本文的一个特色。通过建构类别、数据统计等定量研究,对两会总体报道内容和每年的议题变化情况得到了量化的数据结论;再结合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和辩证分析等定性研究,最终发现《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与改革开放实际进程之间的关系。文章对《人民日报》30年(1978-2007)的两会报道内容从纵向、横向、宏观与微观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信息环境与现实环境的镜像关系;第二部分对《人民日报》两会报道内容进行综合的宏观的分析,也就是具体考察了《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所塑造的镜像到底是什么样的;第三部分从经济、政治、民主法制三条纵线进行分析,探寻改革开放这三个重要方面在媒体中的反映。通过人民日报两会报道与改革开放实际进程的镜像对照,本文最终阐明了两大问题:一是《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塑造的信息环境与改革开放之间的镜像关系;二是对这一镜像进行系统的立体的解剖,从而考察这种信息环境是如何并且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新闻评论,用量化和质化的方法分别进行分析,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构建出新闻评论发展的脉络。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和深层原因,分析媒体
据2007年IPTV产业年度资讯显示截止到2007年11月底,中国IPTV用户规模已达到114.2万户,比起2004年时的不足5万户,已经增长了20多倍。在中国IPTV迅猛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
期刊
期刊
毛泽东,这位历史巨人,曾经以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震撼、影响了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这位曾经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无数传奇的人物,自己就是一个最丰富、最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