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中发达的媒体塑造了一种信息环境,这种信息环境是对现实环境的一种镜像再现,是媒体对现实的一种建构。我国的媒体塑造了一种怎样的信息环境呢?这个问题十分庞大,笔者拟从改革开放这一关系中国命运的大事件入手,来考察媒体如何反映现实环境这个重大问题,希望通过这样一个个案研究来探讨我国媒体塑造信息环境的能力和特点。本文选取了我国最权威的官方报纸《人民日报》,从《人民日报》30年(1978-2007)的两会报道来看媒体对信息环境的塑造,以及这种信息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价值。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将定量与定性两种方法相结合是本文的一个特色。通过建构类别、数据统计等定量研究,对两会总体报道内容和每年的议题变化情况得到了量化的数据结论;再结合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和辩证分析等定性研究,最终发现《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与改革开放实际进程之间的关系。文章对《人民日报》30年(1978-2007)的两会报道内容从纵向、横向、宏观与微观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信息环境与现实环境的镜像关系;第二部分对《人民日报》两会报道内容进行综合的宏观的分析,也就是具体考察了《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所塑造的镜像到底是什么样的;第三部分从经济、政治、民主法制三条纵线进行分析,探寻改革开放这三个重要方面在媒体中的反映。通过人民日报两会报道与改革开放实际进程的镜像对照,本文最终阐明了两大问题:一是《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塑造的信息环境与改革开放之间的镜像关系;二是对这一镜像进行系统的立体的解剖,从而考察这种信息环境是如何并且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改革开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