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银幕形象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27896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这位历史巨人,曾经以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震撼、影响了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这位曾经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无数传奇的人物,自己就是一个最丰富、最感人、最耐人寻味的“神话”。因此,自上世纪“十年动乱”结束后,新时期的电影重新崛起以来,银幕上对毛泽东形象的塑造就成为许多电影艺术家、电影观众所热心关注的焦点之一。三十年来,毛泽东银幕形象所形成的规模以及所产生的广泛深远影响,早已超出纯电影的范畴。毛泽东银幕形象是一个社会文化现象,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意义。本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对本课题研究的“毛泽东银幕形象”作出界定,提出理论依据,并介绍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现状及意义;第二章毛泽东银幕形象的历史发展与特点,通过对毛泽东银幕形象纵向而全面的历史梳理,重点分析其中十二部具有艺术典型意义和影响力的代表作,归纳总结出毛泽东银幕形象各时期美学特点;第三章毛泽东银幕形象的艺术特色,剖析了毛泽东银幕形象以“现实主义为基调的历史书写”和“以浪漫主义为辅的创作手法”这一艺术特色;第四章毛泽东银幕形象与世界领袖艺术形象的比较,力图从世界领袖艺术形象塑造来考量毛泽东银幕形象,通过无产阶级革命领袖银幕形象与好莱坞银幕总统形象的比较,和毛泽东银幕形象与列宁银幕形象的个案比较,以分析毛泽东银幕形象塑造的特点。通过研究论述,本课题希望唤起学术界对毛泽东银幕形象研究的重视,丰富毛泽东研究领域,为毛泽东银幕形象的后续研究奠定一定基础。同时,也为电影工作者创作和开拓更富艺术性、更具生命力的毛泽东银幕形象提供有益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新闻评论,用量化和质化的方法分别进行分析,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构建出新闻评论发展的脉络。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和深层原因,分析媒体
据2007年IPTV产业年度资讯显示截止到2007年11月底,中国IPTV用户规模已达到114.2万户,比起2004年时的不足5万户,已经增长了20多倍。在中国IPTV迅猛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