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卫生警察、临时检疫机构与吉林国境卫生检疫(建国前)。吉林国境卫生检疫萌芽于二十世纪初,解放前近半个世纪,处于吉林国境卫生检疫的雏形期。在防治鼠疫与霍乱等恶性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由政府组织的卫生警察或临时性卫生防疫、检疫机构,采取了一些具有现代意义的国境卫生检疫措施,如隔绝交通、隔离病人、清洁消毒等,在减少疫病流行、保护民众健康,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近代吉林省经济贫困、政治腐败、文化落后及有效防疫和检疫体系整体缺失,无法有力应对境内外疫情传入和传播,近代吉林面临的疫病威胁日益加剧,这严重影响了吉林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阻碍了社会的正常发展。二、检疫查验与滤过式吉林国境卫生检疫(1949-1978)。面对建国初期吉林省严峻的传染病疫情形势,人民政府迅速在中朝口岸建立图们、辑安等国境卫生检疫机构,制定卫生检疫法规,实施以检疫查验为主的现代卫生检疫措施,防止疫情传入传出。此时期,吉林国境卫生检疫事业在曲折中不断发展。既有建立不久即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特殊作用的辉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卫生检疫的正规化,也遭到文化大革命的极大破坏。三、传染病监测、卫生监督与监测式吉林国境卫生检疫(1979-1999)。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划卫生部直管以来,吉林国境卫生检疫坚持与国际惯例接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在以传染病监测与卫生监督为重点的轨道上奋勇前行,对于促进改革开放,保护出入境人员健康,保障口岸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吉林国境卫生检疫事业也取得了全面发展,形成了以中朝沿线陆路口岸及长春空港口岸为主的较健全的卫生检疫防控体系。四、吉林国境卫生检疫的未来发展。简述百年历史所取得的成就,并就未来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究。1.国境卫生检疫的发展必须适应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形势。2.国境卫生检疫的涉外性决定其工作原则必须符合国际惯例。3.中央直属管理是维护国境卫生检疫政令畅通的必行之路。4.国境卫生检疫离不开强大的科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