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于手术患者,手术和心理等因素都可引起神经、代谢、炎症等应激改变,而术后恢复是这一系列应激反应恢复的过程。结直肠癌在消化道肿瘤发病率较高,当前主要治疗方式是以腹腔镜下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方式,如何促进这类患者的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花费、增加医疗资源合理分配是个重要的课题。右美托咪定有镇静、镇痛、抗焦虑等优点,本研究以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为例,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麻醉中的应用及其对术后疲劳、恢复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年4月至12月接受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择期患者共69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手术全程采取全凭静脉麻醉。试验组于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泵注0.5ug/kg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诱导药物起效后,于可视化纤维喉镜下行气管插管术,术中持续泵注0.2ug/kg/h的右美托咪定,于开始缝合皮肤时停止泵注。对照组于对应时间点同等剂量输注生理盐水。在术前1天(Pre)、术后第1天(Day1)、术后第2天(Day2)、术后第三天(Day3)进行问卷,包括恢复质量15项量表(15-item quality of recovery questionnaire,QoR-15)、疲劳严重程度得分(Fatigue severity score,FSS)、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及术后住院时间。记录诱导前15min(T0)、插管后即刻(T1)、切皮时(T2)、气腹建立(T3)、拔管即刻(T4)、出手术室时(T5)六个时间点的心率(heart rate,HR)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记录麻醉苏醒时间,苏醒期呛咳、烦躁发生率及出手术室时的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镇痛泵的按压次数,术后2天是否使用额外镇痛药物及术后24小时寒战、术后48小时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发生。 结果: 1.两组患者的术前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 2.QoR-15量表得分、FS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经两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两组在QoR-15量表、FSS评分存在不同干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的QoR-15量表得分在术后3天内的得分均低于术前,Day2、Day3得分高于Day1,Day2得分低于Day3,QoR-15量表得分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两组患者的 FSS评分在术后3天均高于术前,Day2、Day3得分较Day1低,Day3得分低于Day2。组间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前均相近,Day1、Day2、Day3试验组 QoR-15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Day2、Day3试验组FSS评分低于对照组,QoR-15量表在Day2、FSS评分在Day3尤其明显(P<0.05)。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试验组长1.43天(95%置信区间:0.28~2.58)。 3.麻醉期间HR和MAP:两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两组患者不同处理措施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对HR和MAP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进而分析内因素的主效应。右美托咪定对HR和MAP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研究对象HR比对照组低4.178次/分(95%置信区间:1.818~6.538),试验组MAP比对照组低4.356mmHg(95%置信区间:1.094~7.617)。时间因素对HR和MAP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R,T1和T4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个时间点心率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MAP, T1、T3和T4高于T0(P<0.05);试验组MAP,仅T4时高于T0(P<0.05)。 4.麻醉恢复期观察指标:两组苏醒时间无显著差别(P>0.05)。试验组拔管呛咳发生率(13.3%)明显低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对照组23.3%高于试验组的10%,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 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5.术后副反应观察指标: (1)VAS评分:两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提示:两组术后3天VA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3天内的得分均高于术前,Day2、Day3得分低于Day1,Day2得分低于Day3,VAS评分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组间比较:在Day1时,试验组和对照组得分无明显差别(P>0.05),Day2、Day3试验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2)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镇痛泵的按压次数,试验组较对照组少(P<0.05),同时试验组术后2天镇痛药物追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试验组术后24小时寒战、术后48小时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1.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能提高QoR-15得分,降低FSS得分,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有利于术后恢复。 2.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能够抑制麻醉期间气管插管和拔管时的心率增加及血压升高,减少血流动力学的波动,保持麻醉的平稳。 3.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能够降低麻醉恢复期呛咳的发生率,有利于麻醉恢复。 4.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能减轻术后副反应,如疼痛,恶心、呕吐,寒战,有利于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