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牙槽骨骨质疏松模型的探讨及丹参的防治作用

来源 :广东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eraig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大鼠牙槽骨骨质疏松模型的探讨。目的:比较去卵巢、去睾丸及糖皮质激素对大鼠牙槽骨骨量的影响,探讨牙槽骨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为防治牙槽骨骨质疏松的药物研究提供合适的模型。 方法:1.去睾丸模型:雄性6月龄大鼠24只,体重(468±30)g,随机分为3组。除对照(Con)组外,其余行双侧睾丸摘除术。Con组和去睾丸(ORX)组给予溶媒5ml/kg/d灌胃,丙酸睾丸酮(TP)组给予丙酸睾丸酮5mg/kg/d灌胃,共12周。 2.糖皮质激素模型:雄性6月龄大鼠16只,体重(468±30)g,随机分为2组。对照(Con)组给予溶媒5ml/kg/d灌胃,激素(GC)组给予泼尼松2.7mg/kg/d灌胃,共12周。 3.去卵巢模型:雌性6月龄大鼠24只,体重(299±20)g,随机分为3组。除对照(Con)组外,其余行双侧卵巢切除术。Con组和去卵巢(OVX)组给予溶媒5ml/kg/d灌胃,雌激素(EE)组给予炔雌醇100μg/kg/d灌胃,共12周。 以上所用大鼠均为SPF级SD大鼠。造模90天后处死,取下颌牙槽骨,脱钙,HE染色,用骨形态计量学方法检测牙槽骨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厚度(Tb.Th)、数量(Tb.N)及分离度(Tb.Sp)。 结论:去除双侧睾丸或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大鼠牙槽骨丢失不明显;而去除双侧卵巢后大鼠牙槽骨丢失显著,因此可用去除卵巢的方法制备牙槽骨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二.丹参对去卵巢大鼠牙槽骨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目的:探讨丹参及其有效成分对去卵巢大鼠牙槽骨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雌性大鼠64只,体重(299±20)g,随机分为8组。除对照(Con)组外,其余行双侧卵巢切除术。Con组和去卵巢(OVX)组给予溶媒5ml/kg/d灌胃;雌激素(EE)组给予炔雌醇100μg/kg/d灌胃;低(L-DWE)、中(M-DWE)和高(H-DWE)剂量丹参水提物组分别给予丹参水提物2.5g/kg/d、5.0g/kg/d和10.0g/kg/d灌胃;丹参素(Tanl)组给予丹参素12.5mg/kg/d灌胃;丹参酮(Tane)组给予丹参酮200mg/kg/d灌胃。 12周后取大鼠牙槽骨,用骨形态计量学方法检测牙槽骨骨形态计量学静态参数,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表达水平。 结论:1.中剂量丹参水提物、丹参素和丹参酮均能有效对抗去卵巢大鼠牙槽骨丢失,丹参水提物疗效不及雌激素,丹参素和丹参酮疗效与雌激素相当。 2.中剂量丹参水提物、丹参素和丹参酮能对抗去卵巢大鼠牙槽骨丢失的可能机制分别是:增加牙槽骨IGF-Ⅰ分泌和降低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加牙槽骨IGF-Ⅰ分泌;增加牙槽骨成骨细胞活性。
其他文献
针层孔属真菌火木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又名桑黄,寄生于杨、桦、栎等树干上,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等地均有分布.作为药用真菌的一种,桑黄在中国传统医
目的:观察健脑益寿胶囊的抗衰老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用6月龄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健脑益寿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维生素E组、空白对照组。另取2月
研究目的: 在本实验室已构建的工程菌rhOP-1/pBV221/E.coliDH5α的基础上,经发酵、纯化、复性获得高纯度的有活性的rhOP-1。本项工作旨在利用明胶海绵(国药准字H32024096)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