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测定了重金属镉、铜、锌对水葫芦、浮萍、黑藻、菱角长势的单一和联合毒性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镉、铜、锌单一污染及隔、铜联合、镉、锌联合污染对四种水生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并研究三种水生植物对水体中重金属的镉、铜、锌的富集能力,以及处理时间与重金属毒性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同种重金属、染毒初期(24h),高浓度(20mg/L)、低浓度(5mg/L)处理植物的表观特征差异很大:低浓度处理未显现出明显中毒症状,高浓度处理中毒症状明显;但染毒后期(72h)实验终点观察,高浓度(20mg/L)、低浓度(5mg/L)处理植物的表观特征差异明显缩小,都表现出相似的严重中毒症状。重金属对4种水生植物的损伤程度大体上为:浮萍﹥菱角﹥水葫芦﹥黑藻。单一染毒条件下,3种重金属处理72小时后,与对照相比,4种水生植物叶片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叶绿素含量表现为随着3种重金属染度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呈明显的降低趋势;丙二醛含量表现为明显上升趋势。4种水生植物丙二醛含量变化对Cd最敏感的是菱角、其次是浮萍、黑藻、变化最小的是水葫芦;对Cu最敏感的是菱角、其次是水葫芦、然后是浮萍、变化最小的是黑藻;对Zn最敏感的菱角、其次是黑藻、然后是水葫芦、变化最小的是浮萍。3种重金属中,镉对植物生理生化指标影响最大;锌影响最小。复合染毒条件下,参考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片丙二醛含量2个指标衡量,复合污染对植物的毒性强于单一污染。在低浓度Cd、Zn(2.5+5.0mg/L)复合条件下,抗性较强的植物(水葫芦、黑藻)与单一处理相比表现出拮抗作用;在高浓度Cd、Zn(5+10mg/L)复合条件下,所有植物与单一处理相比表现出协同作用。从3种植物各器官单位质量对重金属积累量看,植物根是植物富集重金属的主要部位。从3种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量上看,水葫芦的富集能力最强、黑藻次之、浮萍最弱;抗性较好植物(水葫芦、黑藻)对铜的富集量最大,对锌的富集量最小;抗性较差的植物(浮萍)对锌的富集量最大,对镉的富集量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