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古籍及现代文献中治疗月经病(崩漏、闭经)和带下病针灸处方的整理,总结针灸疗法治疗月经病及带下病的常用穴位,探讨古今针灸疗法调整月经病及带下病的选穴原则,配穴规律等,为针灸疗法治疗月经病及带下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清代以及清代以前的中医古籍703部,中涉及本课题的古籍44部,并检索1989~2006年期间发表在国家及省级医学杂志中的文章,中涉及月经病及带下病针灸处方的论述144篇,建立相应数据库,录入相关针灸处方文献资料。结果:收集古今医学文献中各月经病及带下病针灸处方的出处、作者、取穴、刺灸方法、原文等详细内容,建立了可以查询月经病及带下病内容的数据库,检索出针灸处方中出现的不同穴位,并以出现频次的高低为主,确定了针灸治疗月经病及带下病的主治穴位,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论:总结出月经病及带下病的常用处方及其配穴规律等。前言月经病及带下病属于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历代医家对月经病及带下病的病因病机及辩证论治的研究各有侧重,在针灸治疗方面对各经穴的应用及相关配穴也有所不同。为了给现代科研和针灸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文献资料,本人通过大量的基础文献研究,归纳总结出对本病有效的最常用的经穴及其配穴、并总结出经穴治疗妇科疾病的基本规律。对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加强针灸理论的基础研究和实验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文献检索范围及研究方法范围:古代文献的研究范围是目前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的《中华医典》(第三版)收录的中医古籍703部,其中有关本课题方面的古籍计44部;现代文献的研究范围是1989~2006年期间发表在国家及省级医学杂志上的论文,有关本课题的文章144篇。方法:1.资料收集方法:1.1古代文献全部是从《中华医典》第三版光盘中查取的。本研究共收集月经病(崩漏、闭经)及带下病三种病症。根据《中医大辞典》(李经纬,邓铁涛等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一版,ISBN 7-117-02059-8)的解释。资料收集时按病症名称和下述别名进行检索、摘录。1.1.1崩漏的别名有:崩中、漏下、血崩、经崩、经血暴下、经漏、经水淋漓不止、经脉不止、经候不止、经行不止、月水不绝、经水不止、败血不止、漏下恶血。1.1.2闭经的别名有:女子不月、月事不来、经水断绝、月水不通、经闭、月信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