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第一部分: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最常见机会性感染源之一,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CMV疾病的死亡率达80%以上,早期预防和诊断是减少CMV疾病发生的关键。CMV感染和致病受到病毒本身基因、宿主基因和机体免疫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术后受者CMV-DNA阳性率(本文称CMV感染率),CMV-DNA首次检出阳性的中位时间,CMV-DNA阳性病例的分布及疑是CMV病的病死率,并分析CMV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为合理选择供体,制定合适的移植预处理方案和病毒防治方案提供参考价值。 第二部分:本部分研究通过对移植后受者T细胞亚群和NK细胞重建,初步探索Allo-HSCT后受者的免疫重建状态对CMV激活的影响。 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3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108例行Allo-HSCT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CMV感染情况。随访日期截止至2014年4月31日,随访中位时间1492(51~3484)d。详细记录纳入病例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名称及诊断时间、危险度分层(标危、高危)、ABO血型配型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配型相合情况、供者与受者关系、预处理方案、移植时间、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nti-human thymus globulin,ATG)使用情况、造血重建时间、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aGVHD)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cGVHD)分度及预后等情况,在随访期内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luorescent quantitation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FQ-PCR)定期检测Allo-HSCT术后受者尿CMV-DNA,记录尿中首次检出CMV-DNA阳性的时间、CMV-DNA阳性分布及预后等情况。 第二部分:选择2010年1月~2014年3月行Allo-HSCT受者54例,利用FQ-PCR定期检测移植后90d内受者尿液中CMV-DNA,根据检测结果将54例分为CMV-DNA阳性组(简称CMV阳性组)和CMV-DNA阴性组(简称CMV阴性组),同时选取30例尿CMV-DNA阴性的健康供者作为本部分的实验参考,采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技术连续检测54例Allo-HSCT术后30d,60d和90d受者和30例健康供者外周血CD3+,CD3℃D4+,CD3+CD8+以及CD3-CD16+CD56+(即NK细胞)重建情况,比较CMV阳性组与阴性组免疫状态的差异。 结果:第一部分:按纳入标准入选的108例接受Allo-HSCT的受者,尿CMV-DNA阳性率为52.78%(57/108),首次尿中检出CMV-DNA阳性的中位时间为44(3~308)d,主要集中在移植后30~100d。截止随访期,发展疑是为CMV病17例,分别分布在肺、肠、膀胱、肝脏以及口腔等部位;移植后疑是因CMV病而死亡的病例为10例,占CMV-DNA阳性病例数的17.54%(10/57),其中疑是CMV间质性肺炎(CMV-Interstitialpneumonia,CMV-IP)病死率最高,占死亡病例的35.29%(6/17)。单因素分析显示CMV-DNA阳性率与供、受者HLA配型、预处理方案中是否使用ATG、移植后粒细胞缺乏(简称粒缺)时间>10d及GVHD等因素有关;与受者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种类,原发疾病到移植间隔时间,原发疾病分级,干细胞来源,供者性别,供、受者ABO血型是否相同及移植季节均无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粒缺时间>10d和GVHD是CMV-DNA阳性率增高的高危因素。 第二部分:纳入研究的54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粒系造血重建(>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2(9~20)d,血小板造血重建(>20×109)中位时间为22(12~46)d。32例患者在移植90d内出现CMV-DNA阳性,CNMV-DNA阳性检出的中位时间为43(3~76)d;移植后30d CMV-DNA阳性组CD3+T细胞比例低于CMV-DN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d,90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后30d CMV-DNA阳性组CD3+CD4+T细胞比例低于CMV-DNA阴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移植后60d,90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移植后90d内两组CD3+CD8+T细胞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移植后60dCMV-DNA阳性组CD3-CD16+CD56+NK细胞比例高于CMV-DN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第一部分:CMV是Allo-HSCT术后常见的感染病毒之一,预处理方案中加用ATG,移植后将粒缺时间控制在10d以内以及预防GVHD的发生均可以降低CMV-DNA阳性率。虽然本组研究发现CMV-DNA阳性率与干细胞来源无关,但综合其他文献的报道,作者主张移植时选择亲缘、HLA配型全相合的供者;积极加强CMV-DNA阳性病例的抢先治疗可能减少CMV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第二部分:造血干细胞移植后T淋巴细胞重建缓慢,NK细胞持续高比例存在,初步证明其与CMV-DNA阳性率增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