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肿瘤,近十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PTC由于缺乏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术前准确诊断、风险评估以及术后复发监测面临挑战。mi RNAs是一类非编码微小RNA,参与PTC的发生发展过程,是重要的肿瘤诊断生物学标志物。本实验研究miR-1301-3p在PTC中的表达变化和临床意义,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PTC术前准确诊断、风险评估、治疗以及术后复发监测提供可能的生物学标志物。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的65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肿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其中良性肿瘤患者35例,乳头状癌患者30例。22例PTC患者血清,其中术前12例,术后10例。在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http://cancergenome.nih.gov/)中选取PTC患者体内可能表达异常的miR-1301-3p,通过RT-qPCR检测验证miR-1301-3p在良性肿瘤组织、PTC组织和癌旁非瘤组织中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相关性。MedCalc绘制ROC曲线分析mi R-1301-3p对PTC的诊断效能。通过qRT-PCR检测比较术前与术后患者血清中miR-1301-3p表达变化,探讨miR-1301-3p做为术后随访监测复发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能性。在PTC细胞TPC-1中通过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细胞流式实验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Westernblot检测增殖相关蛋白PCNA、自噬标志蛋白LC-3、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最后通过Targetscan预测miR-1301-3p靶基因,GEPIA分析TCGA、GTEx两个基因库中CLDN1、TRPC5在甲状腺癌中表达,探讨miR-1301-3p在PTC发生进展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结果:与肿瘤旁正常组织相比,miR-1301-3p在肿瘤组织中表达下调(P<0.01)。与良性肿瘤组织相比,miR-1301-3p在PTC组织中表达下调(P<0.05)。临床资料分析表明miR-1301-3p与PTC的病理分级“T”“N”负相关(P=0.005,P=0.045)。ROC曲线分析发现mi R-1301-3p对PTC的诊断价值为0.774。其中miR-1301-3p诊断PTC敏感性为50.00%,特异性为90.00%。mi R-1301-3p在PTC患者术后血清中表达较术前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实验中,miR-1301-3p在PTC细胞TPC-1中表达较正常甲状腺上皮细胞Nthy-ori 3-1中降低。CCK8实验表明miR-1301-3p可抑制TPC-1细胞活力。流式实验发现miR-1301-3p可阻滞TPC-1细胞周期于G1期。Westernblot提示mi R-1301-3p可降低TPC-1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实验表明mi R-1301-3p可明显抑制TPC-1迁移能力。CLDN1、TRPC5是miR-1301-3p的2个靶基因,与肿瘤细胞增殖、迁移相关。在线工具GEPIA分析数据库TCGA、GTEx中甲状腺癌基因表达发现CLDN1、TRPC5在甲状腺癌中表达增高,提示miR-1301-3p可能通过调控CLDN1、TRPC5的表达,抑制TPC-1的增殖与迁移。结论:PTC组织中miR-1301-3p表达下调,与临床病理特征“T”“N”分级相关,可作为PTC诊断、术前风险评估的潜在分子标志物。手术切除甲状腺肿瘤后,miR-1301-3p在患者血清内表达上调,为术后监测复发提供可能。此外,miR-1301-3p还可抑制PTC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其作用可能与其靶基因CLDN1、TRPC5相关,为PTC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综上,miR-1301-3p可做为PTC诊断、术前风险评估、治疗以及术后复发监测潜在的生物学分子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