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厦门地区深基坑事故中九成以上是因为地下水控制失效导致基坑失稳导致的。受花岗岩残积土的影响,滨海高水位地区地铁深基坑工程是典型复杂工程。结合厦门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新阳大道站明挖基坑工程,运用Flac3D软件建立新阳大道站的三维立体地质模型,考虑基坑高水位条件下开挖时岩土体与地下水之间的流固耦合效应,分析对比连续墙水平位移变形、基坑周边土体沉降、支撑轴力的模拟值和实际监测值,验证模型建立的可靠性,分析孔隙水压力和渗流流速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实际工况是在考虑地下水情况下进行施工的,验证模型合理可靠之后,建立无水模型,将考虑地下水作用情况下和不考虑地下水作用条件下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对比,针对不同工况下支护结构的力学性质,重点研究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变形、基坑周边土体沉降规律、基坑隆起以及支撑轴力变化规律,以对滨海高水位地区基坑降水开挖施工和相同工况下无水开挖施工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以厦门地铁2号线新阳大道站基坑工程为背景,分析了基坑开挖的各个阶段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地表长边周围土体沉降、坑底隆起和支撑轴力的变化规律。并对影响基坑稳定性的部分因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具体结论如下:1、根据地铁车站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考虑基坑开挖和支护方案,提出了基坑工程监测方案。2、对基坑工程现场施工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地下连续墙、地表沉降、钢支撑轴力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3、运用Flac3D软件建立地铁车站的三维地质模型,考虑基坑高水位开挖条件下岩土体与地下水之间的流固耦合效应,经模拟计算得到了连续墙水平位移变形、基坑周边土体沉降和支撑轴力的变化规律,将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模型建立的合理性,并分析了孔隙水压力和渗流流速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基坑开挖有地下水作用和不考虑地下水作用两种情况的模拟计算对比,来指导无水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