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骨髓基质细胞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的bFGF表达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826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在静脉注射骨髓基质细胞(MSC)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的表达,探讨骨髓基质细胞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是否与bFGF蛋白表达增加有关。 方法 取45只Wistar大鼠,随机将大鼠分配到3组中,每组动物15只,分别为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组),正常对照组(非处理组),股静脉注射骨髓基质细胞组(治疗组)。按Fridenshtein方法采集、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骨髓基质细胞,取第八代之前的细胞,在接种前一天以终浓度0.1mM的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接种时,细胞浓度为3×10~6/ml;改良Longa栓线法制作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1小时模型,在缺血后24小时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股静脉注射Brdu标记的骨髓基质细胞。采用NSS评分,观察脑缺血后3、7、14天神经功能的评分,Brdu免疫组化染色,Brdu分布以及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 免疫组化测定:实验大鼠用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3.5 ml/kg)后,以生理盐水及4%多聚甲醛经左心室进行心脏灌注、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冠状切片(厚6um)。应用SABC法,bFGF免疫组化测定一抗为小鼠抗bFGF蛋白前体,二抗为生物素花山羊抗小鼠IgG,DAB显色剂,常规脱水、透明、树胶封片。应用显微图象分析系统测定脑缺血再灌注3、7、14天bFGF蛋白表达。 实验结果 神经功能评分: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14天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不但较前好转而且与另外两组比较也明显好转,并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免疫组化结果:在梗塞半球大量BrdU阳性细胞,对侧半球也可见少量BrdU阳性细胞。bFGF蛋白表达: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缺血各时间点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各个时间点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静脉注射骨髓基质细胞,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减低,可促进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本实验免疫组化的表达结果显示:实验组bFGF蛋白表达在不同时间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对照组,故我们认为静脉注射骨髓基质细胞治疗大鼠局灶脑缺血的机制可能与bFGF蛋白表达增加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选择素(CD)和溶酶体蛋白(CD)表达的变化规律,为阐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理及有效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8例
为证实GJB4和遗传性耳聋的相关性,本实验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60个非综合症型遗传性耳聋家系先证者(均为耳聋患者)进行GJB4的突变检测,其中32个显性遗传,28个隐性遗传.发现了
第一部分海马结构的组织形态、超微结构观察及突触定量研究目的:观察长期雌激素缺乏去卵巢大鼠海马结构组织形态、超微结构及突触结构参数的变化,同时观察比较长期口服小剂量
目的: MRI对肝脾的诊断价值远不及中枢神经系统及脊椎,另外MRI造影剂Gd-DTPA注入后在血管内外间隙迅速达到平衡,不易在肝脾实质内聚集,因此对肝脾的增强价值也非常有限。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