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益世报》与《申报》、《大公报》和《民国日报》并称为旧中国“四大报”,作为一份行销全国20余个大中城市,有一定影响力的大报,面对1931年全国特大水灾,《益世报》全身而战,待命乞赈、建言献策,出色地完成了传播任务。 本文在占有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从媒体传播策略的角度入手,考察了《益世报》分别在水灾预见期、水灾初发期、水灾持续期以及水灾消退期这四个阶段是如何将新闻、评论和专刊这三种形式置于其整体传播策略之下,使信息沟通和社会动员两大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尤其是在第三阶段,《益世报》制定了纸质传播和身体传播相结合的立体传播策略,组织救灾运动宣传周,以其雷厉风行的性格、急公好义的社会责任感,说一不二的执行力,投入无量的精力、使用绝大版面,时刻跟随灾情的发展与救灾的脚步,呼号奔走,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总动员,将整个传播行为推向高潮,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