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代社会,奏议(古代臣下上奏帝王文书的统称)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文体,按古代文章学分类,奏议属应用文体的公牍文。随着人类社会的变革,奏议这种文本已经失去它的应用价值,但它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对研究中国公文的发展及现行公文写作仍有重要的认识和借鉴作用。
长期以来,公文研究往往只注重内容要素,着眼于格式规范,忽视了公文语言规律。而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的。语言有继承,也有创新。
本文以唐代奏议文为研究对象,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篇章结构五个方面分析了奏议语言的特点和风格,并将其与现行报请类公文语言进行了比较,最终归纳出唐代奏议文语言特点的借鉴意义和继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