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科技支撑研究——以四川省彭山县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rdonb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我们的生态环境状况却每况愈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愈来愈尖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由此可见,中共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生态文明被视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崭新时代,是高于工业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生态文明重点强调人和自然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生态文明的基本宗旨是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在这样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科学技术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决定着我们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通过发达的科学技术手段来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对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如何正确将科学技术开发和利用于生态经济的发展,建立绿色生态经济模式就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生态文明建设可分为多个层次,其中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县域处于农村与城市相结合的一个地带,具有多重特点,本文将从县域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科技支撑进行研究。  本文试图从科学技术哲学的角度去研究和分析科学技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和影响。从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出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和阐述,从而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现状以及县域层面的生态文明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随后,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科技支撑现状,阐述其中存在的不足,及不足产生的原因。本文以四川省彭山县为案例,通过对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等理论的研究,找出彭山县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不足和问题,主要是科学技术方面的不足,在理念认识上和技术掌握上的不足,研究分析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的手段实现彭山县生态文明的建设。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主要从理论概念掌握、利用理论找出实际问题、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是介绍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重点及论点论据,同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二部分主要是概念阐述,阐述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列举出了几个权威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随后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内涵及其基本原则,最后分析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发展的关系及科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主要是分析我国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科技支撑现状及问题,首先介绍我国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随后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再重点研究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科技支撑现状及问题。  第四部分,也是结合彭山县案例分析部分,首先介绍彭山县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彭山县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科技支撑现状及问题,随后分析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  第五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主要是通过彭山县实例重点提出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支撑推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对策内容主要是通过科技手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扩大产业规模,建设生态绿色经济等。
其他文献
  本文从制度主义的角度谈价值观的整合问题,也就是要安排或设计出一套制度使各价值观能够相互配合、合作而形成一个合理的整体,以达到生存互利的目的。 本文揭示了价值观
自从女科技工作者参与进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之后,科学技术领域显现出了繁荣的景象,女科技工作者给这个领域带来了一股新鲜的气息。由于女性在认知风格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那么
语用学研究话语理解依赖语境的问题,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它在最近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关联理论作为语用学研究中出现的一个新的理论,它不仅试图回答有关交际的哲学问题,而且还要对
“风气”一词,古已有之,大家并不陌生,它本是一种自然现象,意指空气和由空气流动而生的风,后被人们借来指社会上和某个群体中流行的风尚习气。孔子认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周书》亦有云:“斯则风行草偃,从化无违。”什么东西一旦形成风气,便“不令而自行,不禁而自止”了。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曾说“爱惜风气,如护元气”,可谓深明其理,一语道出了风气的极端重要性。  如同意识对于存在具有相
期刊
预设,是逻辑发展到近代以后,由弗雷格引入逻辑学的研究领域。由于预设问题涉及到真值条件,指称和意义问题而备受关注,因为这几个方面都是逻辑的基本问题。 自然语言语义的复杂
针对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公司3号机组(330Mw)6号、7号高压加热器给水温度偏低问题,从加热器的结构、受热特性、运行和维护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分析结果
在近现代中国,梁启超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他不仅在政治及舆论宣传方面做出卓越成就,而且在学术研究方面也获取极大成功。作为学者的他,在历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