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的程序与实质问题研究--以温岭新河镇羊毛衫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为例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wei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就协商民主的程序而言,研究协商民主的程序并不是简单的将程序与民主这两个概念简单相加,而是要从程序的角度来探讨民主实质的建设。基于本土化实践的协商民主程序研究对我国协商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温岭民主恳谈是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典范,同时也是研究协商民主程序最为鲜活的本土化实践样板。  本文首先对协商民主理论和协商民主的本土化实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哈贝马斯“商谈理论”以及事件史视角构建起协商民主程序理论的分析框架。其次,引入温岭新河镇羊毛衫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个案发展经验,从协商程序的主体要素,包含程序环节、程序执行等程序因子在内的程序实体要素,程序产出要素以及程序监督要素等各个方面对个案中的程序运作进行细致地分析。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案例中协商民主程序作出工具性评价和价值性评价。在工具性评价上,从协商程序的启动、协商程序运作中的高效博弈以及系统性程序的生命力这三个方面对程序作出评价,得出基层实践中的协商程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且是民主价值达成的重要方式。在价值性评价上,基于协商民主理性、协商、共识的核心价值,从协商程序中劳资主体理性平等参与、信息公开下的充分协商博弈以及协商性契约的建立这三个方面对协商民主程序作出价值性评价。协商民主程序不仅仅是工具,而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体,协商民主程序的优化发展对于民主价值的实现具有促进作用。最后,结合案例调研与对协商民主程序的思考,总结了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程序存在着程序边界模糊、程序运行固化、程序运行低效、程序环节粗浅以及程序专业化程度低等具体问题,并提出理清程序边界、纠正程序运行偏差、适时更新程序以及专业化运行程序等具体的路径措施。对协商民主程序的研究为基层协商民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形声字在汉字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了解形声字概念的基础上学会辨别形声字.此外,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形声字有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各方面发展都经历了重要转折或划时代的跨越。市场经济这一主体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信息时代的来临,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契机的同时,也对中
成功的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首先要发挥好导入的作用,情境式、故事式、问题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