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策略研究——以山西省朔城区第七中学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00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时代,媒介带给人类社会巨大的变化和进步,但是与此同时,媒介对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由此产生的网络沉迷、追星沉迷等问题备受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关注,成为目前舆论的热点问题。因此,指导青少年正确解读和使用大众媒介资源,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目前许多国家已经将媒介素养教育列为必修课在中小学开设。我国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方面十分欠缺,媒介素养在我国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以及个案研究等方法,分别从山西省的城市、乡镇、农村选取了部分中学作为研究对象,对目前中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当前中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表现以及归因,在摄取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中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策略,并且通过试点实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 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全面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对文中涉及的相关问题作了概述,并就国内外媒介素养的实践研究现状等内容进行了综述与分析。第三章对当前中学生媒介素养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归因作了相应的分析和评述。第四章在前一章调查分析所得数据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策略。第五章选取了山两省一所中学为试验校,对媒介素养教育策略进行应用实验,调研其教学反馈效果,以验证策略的有效性。第六章对整篇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本研究在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体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可行性机制和该领域研究的不足。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
中国大学正处在一个要求知识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现实中的大学制度未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这一问题,大学制度的反思与建构成为一种必然的现实选择。作为相应
期刊
政工部门是企业政治工作的机构,是协助企业党委管理干部等工作的重要综合职能部门,这就决定了高素质的政工干部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在新的形势下政工干部靠教育、讲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煤炭企业应该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企业发展方向和施行各项改革,如何解决员工思想问题,做到稳定员工队伍
在语文教学中,是否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对于教学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主要依靠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尊重学生的主体
长期以来,国有煤炭企业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基本上还停滞在以经验管理为主的传统管理模式上,缺乏对人力资本的认识,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