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业单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组织,是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由国家机构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而依法设立的从事社会公共服务活动的组织。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为管理体制不顺,政事职责不分,人员结构不合理,缺乏竞争机制、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等。 在我国,对激励的认识与研究比较晚,特别是在事业单位中,由于体制的约束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激励理论在事业单位管理中存在运用不足,人员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为此,使用西方的激励理论,帮助我国事业单位尽快建立真正可以持久、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的科学的激励机制显得十分紧迫。 鉴于以上所述,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把激励机制引入到事业单位管理中来,在分析事业单位普遍性后着重分析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选取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中的一种类型——学校为例,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有效激励的模型,为挖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潜力,提升服务水平提供帮助。 本文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员激励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阐述了论文写作的背景、意义和创新点;其次整理了国内外相关激励理论,为下文的论述做好理论的铺垫;然后,分析了事业单位目标定位和人员激励,讨论了事业单位人员激励的特殊性;最后,以 A事业单位为例,分析其激励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借鉴激励理论确定激励的原则,据此设计需要分析系统和激励配套保障系统来实施激励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