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体育产业发展态势在全国范围来说较好,并呈上升趋势,正日益显示出朝阳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北京市的体育产业政策对于研究我国其他省市的体育产业政策都会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本论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在采用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从制定及执行两个方面对北京市体育产业政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分析。首先,在体育产业政策的制定上,分析了北京市体育产业政策制定的目标、作用,北京市体育产业政策制定的机构、制定的方式,以及北京市体育产业政策体系的内容和北京市体育产业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等问题。其次,在体育产业政策的执行上,分析了北京市体育产业政策的执行及监督机构,体育产业政策执行过程中北京市各级政府的行为,北京市体育产业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传导机制,北京市体育产业政策执行的手段,并对北京市的体育产业政策进行绩效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1.体育产业政策主体认识不高。
2.内容不完善,体系不健全。
3.缺乏长期稳定的产业发展优惠政策。
4.体育产业政策落实不到位。
5.信息传导机制不顺畅。
6.执行手段单一,以直接干预为主。
7.北京市的体育产业政策实践绩效不很理想,这与北京市体育产业政策的制定方式、实施方式以及实施的对象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根据研究的结论提出一些对策,具体如下:
1.重视体育产业政策的制定及执行。
政府应该悉心研究并出台一些适应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的体育产业政策,并通过各种方式充分体现体育产业政策的重要作用。在制定体育产业政策时要充分尊重各方的意见。
2.针对北京市体育产业政策内容不完善,体系不健全,在制定体育产业政策时,从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进行考虑。在产业结构政策上,要做好产业发展排序。
3.对缺乏的相关体育产业政策应尽快制定,以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4.提高体育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针对产业政策传导存在的问题,必须着眼于提高体育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加快转变政府管理职能,采取具体明确的调控手段,营造良好的微观经济基础。
5.加强体育产业政策的落实工作。
首先北京市体育行政部门要重视体育产业政策的落实工作,并严格监督体育产业经营部门的工作。排除一切可能造成的干扰和不利因素,促进体育产业政策的有效执行。
6.采用多种执行手段。
体育产业应该走市场化、社会化的道路,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多使用经济手段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进行干预,从而体育产业按市场规律自我完善发展。通过经济性手段,控制体育产业结构和组织的合理化。
7.提高产业政策的实践绩效。
在现阶段,不同的经济基础主体存在着不同利益目标,因而在追求各自的利益目标时,各经济主体之间必然会发生利益冲突或矛盾,这是符合市场机制运行规律的。政府在制定及执行体育产业政策时,必须考虑如何协调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如何有效地改善市场环境,以提高北京市体育产业政策的实践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