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由镰刀菌属病原真菌产生的一种对畜禽有着广泛毒性的毒素。广泛存在于农产品和饲料中,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最危险的天然产生的霉菌毒素之一。虽然DON在其它毒性方面的研究较为成熟,但是由于神经系统较为复杂,DON在神经方面的毒性机制仍不明确,有待于进一步试验探索。本试验首先培养禾谷镰刀菌,进行DON毒素的提取、纯化。选取120只临床检查健康的1日龄海兰公鸡,预饲一周后,按单因素的试验设计,将雏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30只。试验所有动物均饲喂全价饲料,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按采食饲料中DON0.27mg·kg-1、1.68mg·kg-1、12.21mg·kg-1的含量进行灌胃,对照组灌服与试验组同等量的生理盐水,试验从第8d开始,每隔7d染毒一次,共染毒5次。试验期36d。每次染毒前,每组随机抽取10只鸡,经翅下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用于血清中DON蓄积量的测定。试验结束时,每组屠宰20只鸡,迅速取出脑组织,称重、观察脑部剖检病变,检测脑组织中DON的蓄积、钙稳态、神经递质含量,并观察脑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1.在温度27℃、含水量为45%的条件下,禾谷镰刀菌在玉米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培养20d时产毒量最高,经HPLC检测发现此霉变玉米中含DON51.26 mg·kg-1,采用多重结晶的纯化方法,得到DON的纯品,纯度高达94.01%。2.与对照组相比,从第二次灌胃开始,试验组鸡只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个体差异大,有少量呈淡绿色稀粪,偶有血便,且临床症状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加重;剖检发现,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试验组鸡脑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和出血点,并呈现脑组织颜色逐渐变暗的现象。试验结束时,HPLC检测各剂量组雏鸡血清和脑组织中均未发现DON蓄积。3.组织病理切片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雏鸡大脑细胞间隙增大,部分神经细胞周围的小胶质细胞增多;中剂量组雏鸡大脑细胞间隙增大,神经细胞周围的小胶质细胞开始吞噬神经细胞;高剂量组雏鸡大脑细胞变得稀疏,出现明显的噬神经现象,并有部分神经纤维断裂。4.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经透射电镜扫描显示,对照组雏鸡神经元细胞膜、核膜完整,染色质分布均匀,线粒体和内质网形态、结构及周围突起正常;低剂量组脑神经元胞体出现轻度变性,主要表现为神经细胞膜、核膜完整,染色质分布均匀,部分线粒体出现空泡变性,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展、断裂,核糖体减少;中剂量组脑神经元胞体出现严重变性,主要表现为神经细胞膜、核膜完整,胞体肿胀,细胞核正常,胞浆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展、断裂、减少,核糖体减少,线粒体空泡变性、减少;高剂量组脑神经元胞体出现水样变性甚至坏死,主要表现为胞体肿胀,部分神经细胞膜、核膜被破坏,胞浆严重肿胀,线粒体肿胀、嵴间隙增宽,部分细胞器消失。5.与对照组相比,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雏鸡神经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和脑组织中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含量显著降低(P<0.05),低剂量组两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试验组CAM mRNA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但各剂量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经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后,发现鸡脑组织中未检测到神经递质5-羟色胺吲哚乙酸(Serotonin indole acetic acid,5-HIAA),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脑组织中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ine,NE)和5-羟色胺(Serotonin,5-HT)含量均有升高的趋势,多巴胺(Dopamine,DA)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一定剂量的DON可引起雏鸡脑组织形态结构变化,损伤神经元细胞,降低神经细胞内[Ca2+]i和脑组织内CAM含量及其m RNA相对表达量,表明DON对雏鸡具有神经毒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