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热化的市场竞争、风云变幻的外部环境使得企业更加注重提升自身的反应速度与能力,而提高企业协同能力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旨在研究不同的组织文化类型下企业协同能力的差异,通过文献回顾、数据分析等具体地研究不同组织文化类型与企业协同能力的关系,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提高企业协同能力的相关建议。本文首先对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类型以及企业协同能力的相关内容进行文献回顾,并具体分析团队文化、灵活文化、市场文化和层级文化下企业协同能力的差异。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湖南和珠三角地区企业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以企业协同能力为因变量,四种不同文化类型为解释变量的方差分析模型,并进一步探讨了组织文化类型与企业协同能力的相关关系。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如下:(1)企业提高协同能力应该借鉴最优组织文化模型建设以灵活文化为主导的企业文化类型。由本研究中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灵活文化下企业协同能力水平最高。因此,企业进行组织文化建设时最应该重视的是灵活文化的建设,即重视企业外部和灵活性。在目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整体的反应速度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举足轻重,而提高企业整体反应速度的根本就是提高企业协同能力。因此,建设以灵活文化为主导的组织文化是企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2)企业提高企业协同能力应该借鉴团队文化和市场文化类型的长处和优势。团队文化最突出的优势是重视企业内部沟通和协作。因此企业在建设以灵活文化为主导的组织文化时应该借鉴团队文化的这一优势,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的协作,最终提高企业的协同能力;市场文化的优势是注重效率和结果导向,这也是其对知识、资源和流程协同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原因。因此,企业在建设组织文化提高企业协同能力的过程中也应该重视效率和结果,这也是赢得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3)企业应该采取六个具体步骤来提升企业协同能力。团队是企业协同能力的执行单位,企业应该通过采用六个步骤提升团队协同能力,从而提升企业协同能力的执行力,最终促进企业协同能力的提升。六个步骤分别为:第一步是让团队目标深入人心。提升团队和企业协同能力首先就是要设定一个共同的被广泛认可的目标。其次是把目标清晰地分解然后呈现给团队成员。总而言之,企业应该想尽一切办法让团队和企业目标深入人心。使全体员工始终都能明确共同的目标、有正确的方向感,并且参与其中;第二步是关注团队所有的人和事。团队协同力建设、企业协同力建设应该遵循一个原则:层级越高则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关注人而不是事情。关注人、充分了解每一个团队成员的长处和劣势,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所有团队成员的才能,使他们相互配合,从而提升团队和企业整体的协同能力;第三步是随时随地沟通。企业协同能力的核心要素是高效沟通。企业管理者和团队负责人应该学会运用各种高效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并花大约80%的时间来与团队中各种角色进行沟通,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同时,管理者和团队负责人还应该建设一套上下、平级之间高效的沟通制度,以确保团队和企业有效沟通的进行;第四步是打破企业内的壁垒。许多企业整体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是企业的凝聚力不足,各部门资源无法优化整合,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因此,企业要想真正提升整体的协同能力就必须打破企业部门之间的壁垒。而打破企业壁垒、实现跨部门团队协同的关键是团队负责人要找好自身部门的角色定位、掌握平级沟通的技巧、构建上下沟通的高效机制,从而实现企业各部门的协调一致,最终提升企业的整体协同能力;第五步是采取有效的行动。有效行动是对前面四个步骤的强有力支持,因为任何完美严密的计划都需要通过行动来实现。而保证行动高效的措施主要有消除协同配合工作中的障碍、驾驭冲突、解决问题等,这些措施能使整个企业团队的行动变得有序而高效。从而实现提升企业协同能力的目标;第六步是团队分享与庆祝。企业管理者应该做到分享结果的同时也分享过程。同时把分享和庆祝变成团队和企业的一种文化。这样做的作用是庆祝与分享本身可以成为一种激励手段,同时分享与庆祝的团队氛围能够强化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