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蛋白质量分数作为乳品掺假鉴定指标的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u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酪蛋白是牛乳中的特征性蛋白质,占乳蛋白的质量比例(即酪蛋白质量分数)一般都稳定在77%~80%左右,因此,可以将酪蛋白质量分数作为判定原料乳中是否掺假的一个重要指标。当今国家乳品安全标准中缺乏检验乳品掺假的正确指标和检验方法,即使检验合格的产品,也并不能排除是否进行了非奶源物质掺假。为了为乳品安全检测建立一套正确可行的方法,本课题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   1.等电点沉淀法分离粗品酪蛋白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牛乳中酪蛋白分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磁力搅拌的方法,用10%的乙酸溶液作为酪蛋白等电点的酸度调节剂,将牛乳pH值调到4.4~4.8,在3000r/min条件下离心15min。   2.纯品酪蛋白制备条件的研究。本实验主要对粗品酪蛋白提纯过程中所用的洗涤剂、洗涤次数以及洗涤后的分离方式作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粗品酪蛋白洗涤提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用乙醚作为洗涤剂,分别洗涤2次,用乙醚冲洗离心管后进行抽滤,最后采用100±2℃下烘干。   3.纯品酪蛋白理化性质的测定。本实验主要对纯品酪蛋白干物质的水分含量、灰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最大紫外吸收波长、空气中的吸湿性以及在水中的溶解性作了测定,并与酪蛋白标准试剂的测定结果作了比较。测定结果为:水分含量6.3%、灰分含量3.0%、蛋白质含量86%、脂肪含量0.35%、最大紫外吸收波长548nm、空气中最大吸水量7.5%左右,在提纯干燥后24h内吸湿能力最大。当pH值为4~5时,其溶解度最低,当pH值大于5或小于4时,其溶解度增大。   4.酪蛋白质量分数的测定。本实验在等电点沉淀法分离牛乳酪蛋白的基础上,采用双缩脲法和凯氏定氮法分别直接测定牛乳中的酪蛋白质量分数,并通过洗涤、干燥等步骤制得牛乳中纯品酪蛋白干物质,并用凯氏定氮法对纯品酪蛋白的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双缩脲法测得的酪蛋白质量分数比凯氏定氮法的结果高约8.89%,但比纯品酪蛋白干基换算的结果低约6.37%,所得纯品酪蛋白的蛋白质含量约为86%。然后用等电点沉淀法对不同试样进行了酪蛋白质量分数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用酪蛋白沉淀检测法完全能够鉴别出乳清粉、食用明胶和三聚氰胺的假乳蛋白掺假行为,但不能鉴别出大豆分离蛋白粉的掺假。   5.酪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粉的定性鉴别。本实验在结合感官评价和颜色测定的基础上,采用紫外扫描的方法定性鉴别了牛乳中大豆分离蛋白粉的掺假。实验结果表明,在牛乳中掺入1%的大豆分离蛋白粉后,产品具有明显的豆腥味,且所得到的假酪蛋白色泽偏暗。紫外扫描的测定结果为:纯品酪蛋白在548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掺入大豆分离蛋白粉后,在508、526、536、554、628、654、674nm波长处有7个吸收峰,且在554nm波长处,随着大豆分离蛋白粉添加量的增加,其吸光度值逐渐减小,在654nm波长处,随着大豆分离蛋白粉添加量的增加,其吸光度值逐渐增大。
其他文献
辐照技术作为一种绿色加工新技术,因具有发热少、穿透力强、能耗低、方便快捷等优点,并能够有效杀菌及消除药物残留而备受关注。本文通过采用60Co-γ射线辐照渔药和草鱼肌肉,
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对燃烧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容积热负荷越来越高,长度尺寸减小,工作环境愈加恶劣。燃气轮机燃烧室的燃烧流场通常处于高雷诺数的湍流流动状态。旋流器作为其主
微波杀菌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杀菌技术,因其加热时间短、杀菌能力强、营养成分和风味破坏少、无杀菌制剂的残留等特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但它自身也存在明显的
进气道的结构直接影响内燃机缸内进气充量的大小和涡流的强烈程度,关系到混合气的形成,从而影响了内燃机的燃烧、排放等。传统气道设计采用了经验设计与稳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
西瓜分布广泛,资源丰富。西瓜红色素作为一种天然的色素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本论文以内蒙古河套地区的西瓜为试验材料,对西瓜色素的提取条件、纯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