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中医临床阴虚与痰饮并见的实际情况,广泛查阅了有关历代医家对阴虚与痰饮病的相关论述,在分析阴与津液、阴虚与痰饮关系基础上,着重从理论层面阐释了阴虚导致痰饮的病理机制,立足历代医家论述逐一阐明了五种常见的阴虚导致痰饮的病机类型。 在阐明阴虚导致痰饮病理机制基础上,明确了滋阴祛痰法的含义及其适应证候与典型临床表现,提出了滋阴祛痰法临床运用的3种类型,即“祛痰为主、辅以滋阴”、“滋阴为主、辅以祛痰”、“祛痰与滋阴并重”,并据此进一步探讨了祛痰方剂中滋阴药的配伍情况,为滋阴祛痰法提供了立法佐证。 本研究全面梳理了滋阴祛痰法的立论基础,为临床阴虚痰饮证候的治疗提供较为系统的理论依据,在理论上破解了“滋阴留痰、祛痰伤阴”治法难题,为临床痰饮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具有积极的临床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