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无线定位与通讯技术的进步,兼具位置感知与社交服务功能的移动社交平台愈发流行,已成为链接“线上”与“线下”商业服务的重要环节。用户在使用移动社交网络服务过程中产生了海量的位置轨迹数据,这些数据蕴含了极为丰富的时空语义信息,为探索移动社交网络用户行为模式、预测用户未来消费趋势带来了新的机遇。基于移动社交数据的用户访问位置预测通过挖掘用户历史位置轨迹推测用户未来访问目的地,有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无线定位与通讯技术的进步,兼具位置感知与社交服务功能的移动社交平台愈发流行,已成为链接“线上”与“线下”商业服务的重要环节。用户在使用移动社交网络服务过程中产生了海量的位置轨迹数据,这些数据蕴含了极为丰富的时空语义信息,为探索移动社交网络用户行为模式、预测用户未来消费趋势带来了新的机遇。基于移动社交数据的用户访问位置预测通过挖掘用户历史位置轨迹推测用户未来访问目的地,有利于洞察用户消费意图以生成位置服务推荐,提升用户参与度;有利于商家制定个性化推广策略引导用户消费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城市管理者提高公共交通利用率,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用户、商家、城市三方共赢的有效手段,得到了学术界与产业界广泛且深入的关注。用户访问位置预测问题的实质是通过全面分析用户在移动社交网络中签到、评论等行为所携带的位置数据,挖掘位置数据背后隐藏的各式各样的用户生活模式和个人偏好,进而推测用户在未来可能访问的位置。目前,国内外在用户访问位置预测方面已取得诸多研究进展,这些成果为本研究的开展带来了良好的启发和借鉴,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其一,当前绝大部分研究旨在解决用户下一个访问位置预测问题,针对给定时间用户访问位置预测的研究较为匮乏;其二,诸多工作采取线性方式融合多维特征,难以真正刻画不同因素在驱动用户访问行为时的相互作用;其三,大部分研究仅基于单一模态的签到数据建模用户访问偏好,对多模态移动社交数据的探索极为稀缺。除上述不足以外,鉴于移动社交数据的独特性质,用户访问位置预测研究长久以来还存在如下四个方面的挑战,即数据稀疏性问题、冷启动问题、上下文感知问题以及用户偏好动态变化问题。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与挑战,本文首先针对相关工作展开系统性综述,随后针对兴趣点级别的细粒度用户访问位置预测问题循序渐进地开展如下研究:(1)针对给定时间用户访问位置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维特征融合的用户访问位置预测方法。通过全面分析用户历史位置轨迹中的移动行为模式,依次从时间周期性、全局流行度、个性化偏好与社交影响力四个方面提取多维用户签到特征,设计候选位置评分模型与候选位置分类模型以有效融合多维特征,采取先分类后排序的方式生成预测结果。基于多个真实移动社交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种评价指标上均表现优异。(2)为了兼顾用户下一个访问位置预测问题与给定时间用户访问位置预测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兴趣点嵌入表示的用户访问位置预测方法。首先,基于随机游走算法从构建的带权有向兴趣点网络中采样位置序列集合;其次,基于词向量技术训练得到兴趣点在低维连续向量空间中的隐含表示;然后,基于指数时间衰减方法聚合用户历史轨迹建模用户访问偏好;最后,计算用户对不同候选位置的访问概率以生成预测结果。基于多个真实移动社交数据集的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两种位置预测任务上的有效性。(3)针对给定时间用户访问位置预测问题,考虑多模态移动社交数据的信息关联与互补,提出一种基于层次时空上下文的二阶段用户访问位置预测方法。在第一阶段,基于层次注意力机制学习时间敏感的用户隐含偏好表示;在第二阶段,设计时间敏感的候选位置评分模型以计算目标用户针对候选位置的访问概率进而生成预测结果。基于多个真实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在不同评价指标下均表现优异,且预测性能优于诸多对比方法。
其他文献
交通信息服务有助于改变出行行为、均衡交通流、缓解交通拥挤,其预期目的实现效果与出行者反应有关。就内容来说,影响出行者路径选择的交通信息有两类:描述信息和规范信息。受随机交通需求、交通事故和恶劣天气等影响,路况信息往往与真实路况不同,是非可靠的。基于此,考虑出行者的出行经验,本文开展基于信息可靠性的逐日出行路径选择行为研究,解析两类信息对个体逐日出行路径选择行为和宏观交通流的影响机理,为信息影响下的
随着网络空间与社会生活的融合交织,加强网络用户识别技术的研究对于网络空间治理的意义愈发明显。传统的基于显性标识的网络实体识别技术或者受限于攻击模型无法应用于网络监管领域,或者技术本身容易因标识信息被隐藏或篡改而失效,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基于指纹分析的网络实体识别技术,通过分析用户使用什么样的设备、进行什么样的操作、具有什么样的行为模式和习惯,达到识别用户从而为网络监管、访问控制等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无人网络集群系统(移动机器人、航天器及无人机等)协同合作可实现通信、侦察、运输、导航等多种功能,应用前景广泛。无人网络集群系统以单平台的控制能力为基础,以平台间的协同交互能力为支撑,基于开放式体系架构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构建,具有抗毁性、低成本、功能分布化等优势,是世界主要军事强国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同时,在航天、航空、工业、水下作业、受灾地区等环境下也是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集群技术也将是无人技术发展
在后生动物细胞中,RNA聚合酶Ⅱ(PolⅡ)在近启动子位置处的暂停和释放调节是转录延伸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步骤。转录起始后,PolⅡ在转录前起始复合物PIC的作用下向下游转录约20-60碱基的距离,随后在DRB敏感性诱导因子DSIF和负性转录延伸因子NELF的共同作用下暂停。当细胞受到发育信号或者外界环境的刺激时,正性转录延伸因子P-TEFb进入磷酸化PolⅡ,DSIF及NELF,使PolⅡ从暂停位
在诸多纳米材料中,纳米碳材料因其独特的成键方式和几何结构以及由此带来的优异物理化学特性受到广泛关注。通过表面修饰和化学掺杂制备的纳米碳材料具有丰富的功能化基团,为进一步结构调控和性能优化提供更多可能性。例如,不仅可以通过共价作用合成多种衍生物,而且还能够利用π-π堆叠、静电吸附等非共价作用制备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此外,纳米碳材料还具有廉价易得、稳定性高、生物兼容性好、环境污染毒性低等优点。因此,将
信号通路的异常与很多疾病,尤其是肿瘤、糖尿病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复杂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为了在分子与细胞水平上阐述重要生命活动的分子机制以及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与机理,高效特异地信号通路分析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常用的信号通路分析方法主要依据信号通路中基因的表达信息以及基因间相互作用类型等有限的信息,然而仍有很多真实的生物学因素未能被考虑到疾病相关信号通路的富集过程中。因此,本文针对现有
加快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出行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要是交通强国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轨道交通-租赁自行车一体化出行智能诱导是实现出行即服务(Mobility as a Service,Maa S)理念的重要一环,已纳入我国Maa S系统的发展框架。租赁自行车作为轨道交通的主要补给方式能有效地解决城市“首先/最后一公里问题”。然而,目前大多数城市这两个系统提供的出行信息和接驳服
In passive satellite positioning, different positioning methods have different areas of high accuracy. In the TDOA/FDOA positioning method, there is a positioning blind area that runs through the sate
工程竹是由竹束或竹片胶合而成、具有明确力学性能参数的竹基复合材料(bamboo-based composite),宏观上可视为纤维定向复合材料,材料主向即为顺纹方向,其力学性能稳定,变异性小,强度一般高于工程木制品,适用于建造多高层结构。材料中的微孔扩展并生成宏观裂纹,最终导致断裂破坏,是工程竹的主要破坏机理。这种断裂破坏会导致结构在低于预期应力的情况下发生严重刚度和强度退化,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和
随着信息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能够显著提升频谱和能量效率的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已成为第五代移动通信(5G,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的关键使能技术。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站(BS,base station)侧部署大规模天线阵列,可产生空间域定向信号,进而可同时服务在同一时频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