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化的一支生力军,高科技中小企业是先进生产力与最具活力的经营机制的有机结合,能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推动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化。同时,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还有利于鼓励创新和创业的社会文化,创造就业岗位,为国家缓解就业压力。但在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的特定时期,由于兼有“科技”的特征和“中小”的规模障碍,高科技中小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它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受到了“融资难”的严重制约。本文通过对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界定以及西方企业融资理论的概述,分析了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其形成原因,对我国高科技中小企业现有的间接银行融资困境、直接股权融资困境、风险投资、担保困境以及民间融资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通过分析比较日本主银行融资模式和美国的证券市场主导融资模式,以此作为我国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的启示与思考。最后,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结合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特点,运用系统分析法探讨我国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一些解决途径。本文主要分以下两个部分:引言和主体部分。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论文的基本框架。主体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理论概述。本章主要阐述了何谓高科技,何谓高科技中小企业,以及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特征,指出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不同于一般企业融资主要在于其高风险的特征。第二章,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原因分析。本章主要分析了我国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我国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和问题主要表现在:银行惜贷现象明显;直接融资不畅;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担保困境;非正式融资渠道融资成本高。针对上述问题,分析探讨了我国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主要表现在:银行缺乏对称信息,交易成本过高;资本市场金融制度对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约束;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形成;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非正规金融缺乏正确引导。第三章,国外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及启示。本章主要探讨国际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分析比较美、日两国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作出应对思考。第四章,我国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对策。本章结合前面的分析,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对策。本文认为解决我国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出路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畅通间接融资渠道;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促进风险投资与创新基金的发展;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规范非正规金融为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