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环境、政府行为与募资变更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blademan_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募资变更属于公司重大决策,但现有的实证研究仅分析了公司内部因素对募资变更的影响。对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中国上市公司特有的募资变更行为可能应该从更根本、更实质的角度考虑。本文从制度环境和政府行为出发,将募资变更的研究视角拓展到外部,并讨论了政府干预地方国企募资变更的具体路径和募资变更导致公司价值下降的具体路径。首先,本文以2001-2005年A股IPO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制度环境、地方政府干预、公司治理三者对募资变更的影响,并从事后5年内(共涉及时间段2001-2009年)公司超额行业价值(并经过规模分组调整)角度将募资变更分为损失性变更和补偿性变更。研究发现,较好的公司治理在非国企中能有效降低募资变更几率,支持公司战略;在地方国企中只对损失性变更起到“防火墙”作用;在央企组中只有地方负担较轻时才对损失性变更起作用。由于“逆向软预算约束”动机的存在,较强的地方政府干预能导致地方国企中的损失性变更,但其在非国企中的影响受制度环境制约。发达的制度环境能抑制非国企的补偿性变更,但无法有效约束损失性变更。其次,本文进一步选取2001-2009年期间A股发生募资变更的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晋升激励、投资来源对地方国企募资变更的影响。研究发现:官员追求任期内的GDP增长,任期内的移动平均GDP增幅越小,募资变更几率越高;但地方政府对企业募资变更的干预还受到其他投资来源的影响,较少的省区贷款投放也能导致募资变更几率的增加,并且在两种情况并存时,募资变更情况更严重。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长期贷款在晋升激励较小的情况下能部分分担地方政府对募资变更的干预,而省区贷款投放在晋升激励较大的情况下更能缓解地方政府对募资变更的干预;省级国企和市县级国企募资变更都受到晋升激励的影响,但市县级国企募资变更更易受到贷款投放的影响;晋升激励和贷款投放在市场化进程较慢的地区对募资变更的影响更明显。再次,地方政府干预企业微观行为的研究中大多只见政府不见官员,但政府行为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官员行为,官员是企业行为背后的重要因素,进而将政府干预募资变更的视角进一步拓展到地方官员。本文以2001-2009年期间A股发生募资变更的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官员年龄、学历、任期等特征对地方国企募资变更的影响。研究发现:官员年龄越小、学历越低,地方国企募资变更几率越大;随着任期的增加,募资变更几率呈现倒“U”型变化;在任期接近4年,官员年龄越小或学历越低时,募资变更几率越大。并且官员特征对募资变更的影响因官员不同来源、任职地区以及国企产权对应的不同行政级别而异。最后,现有的文献很少关注募资变更之后的投向,从而使得募资变更如何导致公司价值下降成为“黑箱”。本文选取2001-2009年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政府干预下募资变更后投向的角度解开部分“黑箱”。我们从晋升激励、财政激励和社会稳定等方面构建政府多重目标的干预指数,发现政府干预越强,募资变更几率越大;政府干预下公司募资变更后更易投向固定投资,最终降低公司价值。进一步发现,固定投资的资金是否来自募资变更并不能影响公司价值,降低公司价值的关键原因在于政府干预;政府干预之下公司进行的募资变更和固定投资均降低了公司价值,而募资变更是政府干预下公司进行固定投资的主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从地方政府干预及制度环境角度揭示了IPO募资变更的部分原因;从投资来源角度厘清了地方政府干预地方国企募资变更的具体路径,为我们正确认识募资变更及制定相关监管政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且本文进一步将政府“掠夺之手”研究拓展到官员个人层面,有助于我们认识官员个体差异在企业微观行为中的影响,而从募资变更投向角度揭示了政府对企业“掠夺之手”的具体路径,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政府干预企业动机及经济后果的认识。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财政部和证监会近期颁布和执行的大量会计规范和监管法规,指出资产和盈利质量是相关会计规范及监管法规关注的焦点.并以2001年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为依据,考察了资产
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务公开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它对于发展基层政治民主、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构建服务型政府、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而县级政府在我国行政管理
该文论述了自我心理学研究的重大意义。据统计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自我心理学研究论文的数量成倍增长,研究内容涉及20多个方面,形成了一批研究中心,出版了数部自我研究专著。
本研究借鉴GSS的测验程序,以学习材料视觉呈现、团体实验的形式,在人工条件下模拟了目击者记忆过程,通过操纵材料呈现时间(20秒、40秒)与测验次数(初测、重测)两个变量,考察
创新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模式,实现从基于企业技术需求到基于产业技术需求、从点对点分散式合作到网络集成式合作、从知识技术的单向转移到双向互动、从契约式合作到一体化合作
共同体作为一个基本的社会学概念,尽管也有学者倾向于把它看作一种"想象出来的安全感"或者充满想象的"精神家园",但早期主要是指一种共同的生活。在当代,共同体的概念得到了
社会上普遍关注PX项目、转基因、食品添加剂等多个科学发展问题。谈及色变,霎时间科技这个温和的可爱的人物似乎在谈论间变得那么不可理喻和不值得相信。然而盲从盲信甚至反
企业家胜任特征模型研究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和应用虽然刚刚起步,但成果还是显著的,主要研究集中在国有企业和某些特定行业
<正> 研究论文是科研工作者以文字报告的方式反映科研成果的一种体裁。撰写研究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对于作者而言,它是一份最简练的技术总结,成果的集中反映;对于读者而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球关注的热点,也是中国产业发展的重点。在众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光伏产业独树一帜,成为新兴产业的领头羊,其中隐含的发展模式是:深度的全球化,抢占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