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对成功或失败的归因会影响其情绪、对未来的期望和成就动机。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归因方式与早期所受抚养方式有密切相关。在以往相关的研究基础上,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考察了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204名学生的考试成败归因方式特点,并以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考察了独中生考试成败归因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得出结论如下:独中生在考试成功时倾向于作外部、稳定、可控的归因,而考试失败时倾向于内部、不稳定、不可控的归因。无论考试成功或失败,男女生在大部分的原因归因知觉上都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学生在成功时倾向内部、稳定、不可控的归因,则对下次能否成功的期望越强,倾向外部、不稳定、可控归因,则对下次成功的期望越小;失败时倾向内部、不稳定、不可控的归因,则对下次成功的期望越强,倾向内部、稳定、不可控的归因则对下次的成功期望越小。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父母偏爱被试、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对学生考试成功归因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母亲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对学生考试成功归因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被试和母亲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对学生考试失败归因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和父亲过分干涉的教养方式对学生考试失败归因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