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化道恶性肿瘤中胃癌、肝癌、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占据着各类恶性肿瘤的前5位,传统疗法的疗效又不尽人意,这决定了肿瘤疫苗必然要参与消化道肿瘤的综合治疗,并有可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证明,利用肿瘤疫苗有效激活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是实现肿瘤主动免疫治疗的关键,由于CTL对肿瘤的免疫识别是通过肿瘤细胞表面的“MHC Ⅰ-肿瘤抗原肽复合物”来实现,因此,为拓宽消化道瘤苗的治疗谱,选择高表达于多种消化道肿瘤的通用肿瘤抗原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为靶标,是目前制备疫苗较为科学而合理的选择。 研究表明,hTERT为端粒酶活性的主要限速成分,在维持肿瘤继续分裂、增殖和生存中发挥重要作用。hTERT在胃癌、大肠癌、肝癌中表达率分别为92.4%、88.5%、85%,并具有高度保守性,以其为靶标设计瘤苗,将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人群;即使出现免疫逃逸而使hTERT表达下调,此变化本身就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且不易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和免疫耐受。故选择hTERT为靶标制备瘤苗,可确保特异地抑制癌细胞生长而最大程度对正常细胞不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极大地提高了肿瘤基因治疗的安全性。 肽疫苗和DNA疫苗因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成为肿瘤疫苗学领域中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案,但是二者均在抗原递呈动力学方面存在不同差异。本课题结合阳离子包装肽的进展,设计了病毒样颗粒多肽-核酸疫苗(virus-like particulatepeptide-nucleotide vaccine,VPNV)对表位疫苗和核酸疫苗进行互补和综合,借助正负电荷吸引的静电作用,用阳离子抗原肽将核酸疫苗缩聚为直径数十纳米的病毒样颗粒,使其易于被抗原递呈细胞所捕获;并合理结合hTERT隐性表位异形肽p572Y与全长抗原基因,联合应用人粒-单集落刺激因子为佐剂(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hGM-CSF),构建VPNV。 本研究首先化学合成、纯化并鉴定双功能阳离子抗原肽K18-p572Y,构建并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