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CRC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前几位,发现有效的与CRC病理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相关的预测因子将有利于全面评估CRC。CRC同其他恶性肿瘤相同,具有血液的高凝状态,目前提示血液高凝状态两个重要的血液指标为Fg和D-D,然而其与CRC的研究还较少,其水平与CRC的病理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并不明确。为此,本研究旨在探索术前血浆Fg和D-D与CRC病理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入选330例手术切除治疗的CRC,检测术前血浆Fg和D-D水平,随访入组病例,分析其术前水平与CRC的病理生物学行为及预后之间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CRC中,术前血浆Fg和D-D的阳性率高于CA125、CA153及AFP(P<0.05),虽然阳性率高于CA199和CA724,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术前血浆Fg和D-D均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部位、分化程度和肿瘤的大小相关(P<0.05),术前Fg在有远处转移的CRC患者中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的患者(P<0.01)。术前D-D水平水平还与患者的性别(P=0.017)及饮酒史(P=0.036)相关。Log-rank test描述了不同组间CRC患者的生存情况,发现年龄、TNM分期、结外肿瘤种植、周围神经侵犯、脉管癌栓、生长方式、分化程度和肿瘤大小均会影响CRC预后(P均<0.01)。生存分析显示:在结肠癌患者中,术前血清D-D水平升高的患者预后较差(矫正后HR=1.87,95%CI:1.2-2.92,P<0.01)。结论:1.术前血浆Fg和D-D阳性率高于CA125、CA153及AFP,检验简单易行,敏感性较高,可作为CRC临床检测指标。2.CRC患者术前血浆Fg和D-D水平与癌生物学行为密切关联,在临床应用可对肿瘤全面评估,对指导治疗有一定的意义。3.术前血浆Fg和D-D水平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有望成为良好预测肿瘤的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