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与培训的比较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lian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的职业教育被誉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它以其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造就了大批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学习的楷模。而这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其拥有一大批优秀的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为更全面地了解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与培训体系,发现我国当前职教师资培养与培训体系的问题与不足,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本文首先概述德国职业教育师资的历史、法律及构成,然后具体分析德国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培养与培训的措施与方法,接着概述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的历史、法律和问题,再具体分析我国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培养与培训的措施与方法,然后具体从职业教育师资的生源、课程设置、教师资格认定、实践环节、职后培训等方面对德国与我国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与培训上的差异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当前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与培训方面的问题与不足。最后,笔者提出对我国在职业教育师资发展的建议。 全文由五章组成: 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和理由,研究意义和价值,有关概念与范围界定和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德国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与培训。本章首先概述德国职业师资的历史、法律法规及构成,然后具体分析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体系。 第三章: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与培训。本章首先分析我国职教师资的历史、法律法规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我国在职业师资培养和培训体系。 第四章:中德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与培训比较。本章重点对中德职业教育师资在培养和培训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 第五章:对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建设的建议。本章在总结德国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中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笔者提出重视职教师资生源、改革课程设置、发挥工科及综合型大学在师资培养上的作用、改善职教师资待遇及扩大兼职教师队伍等改善我国职教师资培养与培训的建议。
其他文献
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是有关心理学产生、发展的历史。黎黑认为心理学史存在两种形式,即“旧史”与“新史”。“旧史”受到现代主义哲学思想影响,把心理学史定义为心理学内在思想
随着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社交网络越来越深入且广泛地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个体都与自己的社交网络紧密绑定在一起。微信朋友圈为用户形象塑造和自我呈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提升,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语言是相互交流的工具,是信息与文化的载体,也是民族延续的纽带。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各民族、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达到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语言正发挥举足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关系数据库的版权保护成为研究热点,结合多媒体数字水印技术,可以在数据库中加入水印来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公钥密码学的知识应用到数据库水印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