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产生在于适应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和改变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形势的需要。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特别是原始自然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区域。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必须针对游客行为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设计相关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同时满足游客需求的产品。因此,选题进行自然保护区游客行为特征与生态旅游再开发研究,对于促进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本文选择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对其生态旅游开发现实条件、游客行为特征等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游客行为特征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思路。主要的研究结论为:1)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发展生态旅游丰富的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市场需求;2)游客人口学统计特征显示自然保护区内游客以中青年为主,年龄在18-34岁之间游客占游客总数的61%,男性游客的比例相对高于女性,其中学生、公务人员、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相对较多:3)保护区内游客以欣赏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度假休闲、回归自然等为主要目的,游客对保护区植物景观兴趣最高,特别是森林景观,以植物景观观赏为主要目的的游客占总数的36%,其次是山岳景观和水域景观,最后是人文景观;4)游客对自然保护区内的住宿等基础设施和服务不太满意,表明游客对生态旅游的理解大多只停留在表面,既要求原始自然的环境,又要求现代设施和服务,游客大多为一般的生态旅游者;5)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首先要确定保护优先的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基于游客行为特征适度进行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开发相关对路产品,尽可能的满足游客需求:6)保护区内的生态旅游项目与产品开发更多注重自然景观观赏、生态休闲度假、森林生态游、生态科普教育游、生态农业游等。
本文仅是在学习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旅游主体游客的角度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再开发进行了初步研究,结论对自然保护生态旅游发展具有一些积极参考作用,但由于研究水平和理论知识有限,研究远没达到理想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