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全日用工作为一种灵活的就业方式,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青睐。非全日制用工不仅为劳动者扩大了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满足了部分劳动者的偏好和自由,对用人单位而言,也降低了用工成本、提高了利润。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的非全日制用工就业形式由于起步比较晚,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立法技术存在缺憾,缺乏对非全日制用工的专门立法。相应的立法缺失更使得我们在非全日制用工的法律适用上经常陷入尴尬的境地。实践中,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害、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不能享受与全日制劳动者平等的法律保护。因此,有必要对非全日制用工法律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运用良好的制度设计来保障非全日制用工更好的发展。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非全日制用工的概念、特征以及意义做了详细的分析,这是研究非全日制用工制度的前提;第二部分分析了围绕我国非全日制用工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延长工时的问题、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平等保护问题、劳动合同形式问题、以及社会保险问题;最后一部分结合国外相关的立法经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以期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地保护非全日制劳动者的权益,促进非全日制用工制度更加健康、和谐、稳定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