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检查及组织学、组织形态测量学方法探究种植在牙根间隙内即刻负载的钛合金微种植体,其不同直径对植入成功率和周围组织愈合状况的影响,期望选出植于根间隙区的适宜直径正畸种植体,为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降低正畸种植支抗植入的失败率。 方法:各16枚型号为SH1312-07(尖端直径1.2mm,颈部直径1.3mm)和型号为SH1514-07(尖端直径1.4mm,颈部直径1.5mm)的钛合金微种植体,左右对称的种植于两头成年巴马香猪上颌骨的颊侧牙根间隙内,每只实验小猪上颌骨均植入不同直径微种植体。种植完成即取口腔检查镊子记录其松动情况,评价初始稳定性。即刻应用镍钛闭合弹簧加载200g水平力于两枚一组的相邻支抗间,手术中及术毕四日每日肌注四环素一剂,术后四周皮下注射钙黄绿素一剂,七周肌注茜素红一剂,以三色动态荧光标记骨代谢。十周后处死2只小型猪,再次检测松动度并拍摄带有微种植体的X线片,测得两组微种植体成功率,研究其骨愈合差异。每组各选两个标本制成带微种植体非脱钙骨磨片,利用光学、荧光学显微镜评价种植体周围骨代谢状况,运用形态丈量学图像分析软件计算每组种植支抗的骨结合率。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不同直径种植体远期成功率的差异, P<0.05有显著差异,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①SH1312微种植体1枚折断, SH1514微种植体无折断,SH1312微种植体折断率较高,但二者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术毕即刻检测不同直径支抗种植体均0级松动,能获得良好的初始稳定。十周期满,稳固的种植体周围龈组织未现明显炎症状态。实验组SH1312-07种植体15枚0级松动;1枚1级松动;0枚2级松动。对照组SH1514-07种植体15枚0级松动;0枚1级松动;1枚2级松动。两组成功率均为93.75%,统计学分P=0.75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稳固支抗种植体螺纹清晰可见,形态完整,未发现邻近骨组织间存在明显低密度影。X线片显未触及牙根及其他周围重要组织。然松动支抗种植体和周围牙根组织有所触碰或距离较近,其颈部存在楔状吸收。④组织学、组织荧光学显微镜下均见两组支抗种植体周围骨再生,组织形态测量学测得完整微种植体骨结合率实验组为44.05%,对照组为27.66%。局部两螺纹间种植体支抗骨结合率实验组为41.14%,对照组为57.56%。 结论:①两种直径支抗种植体均可承受即刻加载的正畸力而无松动,具有良好的初期稳定性。②两种直径支抗种植体和周围组织均有骨性结合,具备良好的远期稳定性,但直径较小的SH1312微种植体植入时不易触碰牙根组织,降低正畸种植支抗植入失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