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峡部神经异常与各生育史妇女异位妊娠的关系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t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发病率高,主要发生在输卵管。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输卵管峡部起着“阀门”作用,受交感及副交感神经支配,控制输卵管峡部-壶腹部连接处开放,影响精卵的输送。输卵管峡部内膜-肌层神经来源于子宫-宫骶韧带水平。为探讨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及单纯顺产是否可能导致宫骶韧带损伤,从而可能损伤输卵管峡部神经,而对其输卵管峡部神经分布进行进行相关研究,为异位妊娠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方法  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输卵管壶腹部异位妊娠输卵管峡部标本共计80例。其中实验组分为人工流产组,药物流产组及单纯顺产组,每组标本20例。对照组(生育史0-0-0-0)标本20例。本实验使用蛋白基因产物9.5(protein gene product,PGP9.5)免疫染色输卵管峡部神经纤维。同时术中刻录机拍摄腹腔镜下宫骶韧带形态。结合宫骶韧带形态及输卵管神经分布情况分析数据。  结果:  (1)腹腔镜下宫骶韧带形态学:  对照组中,14例宫骶韧带表现正常,2例宫骶韧带表现为两侧损伤,2例宫骶韧带表现为一侧损伤,2例宫骶韧带未暴露。  人工流产组,3例宫骶韧带表现为正常,8例宫骶韧带表现为两侧损伤,8例宫骶韧带表现为一侧损伤,1例宫骶韧带未暴露。药物流产组,2例宫骶韧带表现为正常,7例宫骶韧带表现为两侧损伤,7例宫骶韧带表现为一侧损伤,4例宫骶韧带未暴露。单纯顺产组,2例宫骶韧带表现为正常,9例宫骶韧带表现为两侧损伤,8例宫骶韧带表现为一侧损伤,1例宫骶韧带未暴露。  (2)输卵管峡部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在输卵管壶腹部异位妊娠的输卵管峡部标本中,人工流产组、药物流产组及单纯顺产组分别与对照组与相比,其各肌层(外侧肌层及内侧肌层)PGP9.5免疫染色神经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人工流产、药物流产以及单纯顺产通过各自因素过分牵拉宫颈,进而牵拉宫骶韧带以及它所包含的神经,损伤该通路上输卵管峡部神经,可能是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
其他文献
背景: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临床常见机会致病菌,常引起免疫力低下患者慢性感染。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其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但由于长期以来抗生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