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精神现状与培养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辅导员虽然不参与大学教学的过程,但事实上,他们以另外的方式进行着另一种“教学”。他们的教学方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众多大学生。可以说,辅导员工作与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培养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精神尤为重要。但目前研究辅导员的工作模式、方法、能力等方面较多,关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精神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精神构成与培养研究”为题,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探究高校辅导员职业精神的内涵、构成与培养问题,力求在高校辅导员职业精神的研究方面有所建树。   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文归纳出职业精神的内涵与构成,并根据高校辅导员职业的特点、基本角色的要求,界定出高校辅导员职业精神是指以辅导员职业为基础的,从事辅导员职业的人员在从业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它是社会精神、个人精神在辅导员职业领域的体现,具体内容包括:1.辅导员的职业认识,表现为辅导员的职业理念与职业态度,体现为敬业与志业;2.辅导员的职业情感,表现为辅导员对本职业的热爱与高度的荣誉感,体现为爱业、乐业;3.辅导员的职业意志,即辅导员具有良好的职业责任感、职业良心与作风,体现为勤业、廉业、专业。   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和访谈,论文从实证的角度来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精神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别从辅导员职业精神培养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方面探讨培养辅导员职业精神的新思路:1.客观条件方面,从制度保障、政策支持、完善机制三方面进行探讨;2.主观因素方面,通过“知、培、行”三个层次的教育,引导高校辅导员理解、培养、体现职业精神,达到知行并举,在发现本业意义的同时,自觉地增强职业精神,实现自身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①通过了解广州医学院本科生的心理压力状况和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基本特点,分析压力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②在了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特点和影响因素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