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念”这一概念最初源于佛教禅宗,后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巴金引入到心理治疗中。“正念”这一概念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并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与接受,逐渐成为积极心理学中一个新的流派。由于学界对“正念”这一概念并没有统一确切的界定,因此产生了版本众多的正念量表。我们采用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由Brown和Ryan所编制的知觉正念量表(The Mindful Attention Awareness Scale,以下简称MMAS)。该量表对正念的定义为:注意和意识到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而将全部注意力关注在当下正在发生的事,将全部注意力关注在当下已经包含接纳的态度。考虑到文化差异问题,西方学者编制的知觉注意正念量表并不能直接用于我国中学生的正念测量,因此对量表进行修订非常必要。同时有研究表明正念与共情、亲社会行为之间紧密相关。为有效测量和提高中学生的正念水平,共设计三个研究。研究一为正念量表的修订研究:首先将英文原版的知觉正念量表(MAAS)翻译为中文,并检验中文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二为测验中学生正念水平研究:使用修订后的中文(MAAS)正念量表,对重庆地区60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测量中学生的正念水平。并探讨共情在正念与亲社会行为中的关系。研究三为正念训练研究:选定一个实验班进行为期8周的正念训练,选定另一个班为对照班。训练结束后,使用中文版MAAS正念量表检测两个班的正念水平,以测量正念训练对正念水平的影响。通过研究一、二、三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修订后的中文版知觉正念量表(MAAS)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2)重庆地区中学生正念水平在中等偏上。(3)共情在正念与亲社会行为关系中起87.18%的中介效应。(4)正念训练可以有效提升中学生的正念水平。